2020-10-10 17:33:57
来源: 无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电台”频道,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最美不过相遇
作者、朗读者:古兰月
最美不过与寺平村相遇。
夕阳微醺,清风拂面,茶香墨香相交相融,处其境,人自醉。我毕生所求不过是一座清寂小院、一缕悠悠茶香、一卷诗词歌赋、一段恬淡时光。信步走在寺平古村的乡间小道上,古香古色的砖雕民居、白墙瓦黛、画梁雕栋,砖雕、古井、甚至于墙角那绿茵一片的青苔,无一不透露出今夕往昔、岁岁年年的静默对语。我想,我找到了梦中的归所,其中的淡淡清香、悠悠之境让我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游客。
清风徐来,那隐隐绰绰的身影相伴着袅袅炊烟慢步向我走来,为之倾倒,不禁放入心中珍藏,独自品味。寺平古村于我来说是心中的一片净土,在这任我思绪翻飞,笔墨挥洒,缓步独行。这里没有世事纷争,没有地位偏见,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一颗赤诚之心,只需慢慢品、深深读。这古村是一份心境,胸纳幽兰,神容略若。这古村可化人忧,让我忘却内心愁思,静然无澜。
立于白墙黑瓦之间,我静静地读着这古村,历史的尘埃浸盖了高高翘起的屋檐,凝重而神秘,高耸的门楼不言不语,可是谁也无法忽视古人的智慧之光。黯黑的墙砖哭诉着历史的磨难,娟秀的画卷留下了曾经的文明,这一房一屋、一砖一瓦都从历史风雨中走来。
斑驳的墙壁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神秘,曾经的绚烂,如今的清寂,兴衰交替,独留一片安宁。那祠堂前的匾额静默不语,依稀的图腾,古朴而遥远,抬手,那是一片我们无法触摸的天空,一段逝去的时光。祠堂外三三两两坐着几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上去跟祠堂一样老的老人,他们依着那青砖墙,或拉家常,或做着手工活,静静地,像一幅古画。我无法知道那深深的皱纹里面隐藏着多少故事,多少风雨,或许他们自打生下来起就从没离开过这古村,与这座古村相守了一辈子。
我突然明白,最爱不过与寺平村相守。
栩栩如生的砖雕、活灵活现的人物,我看到的不是没有情感不会交流的古物,而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一段段相守的爱情。时光无声流逝,带走的是青春,留下的却是抺不去的美丽痕迹,那是独属于他们----这些与古村一样老的老人们。曾经粗糙的青石板在岁月的相守与磨砺下透着光亮,幽深的小巷像一位寡言的姑娘,清澈而沧桑。木质的窗框将湛蓝的天空分割成一块又一块碎片,窗外的小鸟轻轻闪过,留下一抹俏皮的身影。站在那个古老的院子里,想象时光像风一样擦肩而过,闻着一树的清香,我似乎开始有点愰惚起来。
寺平古村在我眼中是诗一般的存在,我忽然想如果能长居在此有多好,哪怕只是在村民家中留宿一两夜。清风拂过,参天的大树微微晃动,像老人在吟诵。俯身捡起一片树叶,放在手掌犹如文人那肆意展开的折扇,点点斑迹更似那随性的泼墨,美不胜收。我静静地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时陷入沉思,我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我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辉煌,我感受着这片土地的魅力……
我痴迷于寺平古村的寂静与温暖,那太阳洒下的光辉让这片天地间的一切散发着清香,涤荡着我的灵魂。在我眼中,这古村不显破落、不显憔悴、不显孤独,历史的厚重感、生命的活力不断地碰撞,织就最美的画卷!
古村的美不在于华丽,只因情感与人性的相互渗透而不俗。在我心中江南的烟雨虽美,却敌不过寺平古村的那一份悠然恬淡,在这梦幻的地方,手持一卷诗词,饮一杯清茶,其中滋味只有细细品味才可明了,如清风潜入人心抚平一片焦躁。寺平古村的美是一种优雅淡然的美,如历经沧桑而化羽成蝶,其自带一份清寂,使爱者洗尽铅华、恭心相守。
最恨不过与寺平村相离,我忽然有点不想走了。听着汽车离开的马达声,我明白,自己终究只是寺平村的一个过客,但她深入灵魂的美已经让我刻骨铭心一辈子了。
古兰月,本名胡毅萍,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秘书长、金华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的专著有《龙井》《守艺》《南方姑娘》等十余部,曾获冰心散文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文学奖项。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