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7:34:06
来源: 无
小编的话: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电台”频道,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把人看“圆”
作者:王春雷 朗读:石海平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年春天,很多人会让人品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真正劈柴的人已然不多。管道天然气、灌装液化气替代着传统的柴火,即便乡野之地,炊烟里的“柴火味”也是淡了。
不久前,我读到一则新闻:磐安县双峰乡一众干部为东坑村居家观察的乡亲送去粮食和蔬菜,还帮着劈柴……我托人问:劈柴的汉子是谁?答案来了,劈柴的乡干部是一名女汉子。
几天前,一位老友与我视频短聊一桩开心小事:“昨天一早,小区保安叫我去岗亭拿‘预订’的菜。我去了一瞧,五根‘泥下笋’、三根莴苣、一小袋青菜”。他正纳闷是哪位送的新鲜蔬菜呢,一条短信到了:表舅,笋是我上山挖的,菜是自家种的,别嫌弃。这个晚辈五年前向他借过一笔钱,数额不小。创业失败后事业复苏之路走得也颇为艰难。但少则几千元,多则一万元,他每年都在还钱。
老友说:“去年起,他在养小龙虾。听说还在当兼职外卖小哥。很多人把他看扁了,断定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成不了事。我倒觉得,要把人看‘圆’。”
老友的工厂开始复工,材料储备、物流配套、员工归营、订单寻觅——杂务缠身千头万绪。但手机那端,他声音爽朗:“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山万水,柳暗花明又一村。”
把人看“圆” ,需要眼光与境界。
这几天,我家孩子的网络早课内容是《论语选读》的篇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弟子淡泊言志,最得孔子心。
孔门弟子中,颜回获孔子点赞次数排第一,安贫乐道心态可嘉,但穷居陋巷、困厄万端而无所作为,终究是埋下了英年早逝的苦果。相比之下,大弟子子路急公好义耿直敢言,挨骂次数排第一,但事业有成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也算得上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了。
子路家贫更甚于颜回,汉代刘向《说苑》中说,子路年少时“百里负米”,让父母吃上米饭,自己“常食藜藿之实”。藜也叫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全草入药;藿,豆类作物的叶子。说白了,子路是吃苦长大的。能过苦日子,固然值得称道;能开创甜日子,岂不更值得欢欣?
评古论今,不妨把人看“圆”。
在双峰乡东坑村劈柴的女子名叫申屠玲,她身板瘦削,但当乡亲需要坚实靠山时,她迸发“洪荒之力”:在乡野村居劈柴,面朝大山,春暖花开。柴火之外,有浓浓乡情。
那位创业失败后养小龙虾、兼送外卖的小哥,今后能否“成事”,尚未可知。但这样一个懂得承担、晓得努力的人,行止无愧于人心,想必是能撑起当下与将来的。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很多人是立得住的。不要急着把人看扁,把人看“圆”试试。
石海平,主任播音员,播音、主持的作品曾多次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浙江广播电视新闻、文艺奖一等奖。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