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7:41:15
来源: 无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电台”频道,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如诗水路到金华
作者:陈越 朗读者:章霞
陈越,词曲音乐家,音乐制作人、晚会导演。先后担任大型音乐晚会《母亲中国》、《唱游中国》总导演及制片人,30 多年来创作 1000 多首词曲。 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主题歌曲《薪火千年》和《为北京喝 彩》、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主题歌曲《晚风吹过黄浦江》 等。先后为全国 120 多座城市和旅游景区创作 了 170 多首城市音乐作品。
来,让我带你去一趟江南,去往一个叫“金华”的地方,然后在那里静静地呆上几天。如果时光可以回流几年,我会建议你从钱塘江溯水而上,沿着这条如诗的水路,经富阳、桐庐、梅城、兰溪到金华。在这条流淌千年的水路上行走,你是不会孤单的。因为,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高人隐士都曾经在这条水路上和你一路同行。
当年大诗人李白在越中重游,碰见了京城老友韦参军,听说他要调到金华任职,一阵感慨,赠诗相送: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比李白稍晚些的唐代诗人戴叔伦,也曾经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溪棹歌》,用清新的笔触赞美了这条无与伦比的大美之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再请看与李白、戴叔伦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短短二十几个字就把烟波浩淼的江湖春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到了宋室南迁之后,避难金华的李清照也同样是沿着这条水路目的明确直奔金华。
这位落难的才女站在八咏楼上,发现婺江之上船帆如织,水天辽远,不禁感叹起自身家国飘零的处境: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位绝代诗人后来写的《武陵春》,更是把这条江从意境之美上升到了一种婉转动人的心境之美: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明崇祯九年9月,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开始从故乡出发。途经锡邑、姑苏、昆山,也是沿着这条水路,从余杭、桐庐、兰溪到达金华。
徐霞客在《浙游日记》里,详尽地记述了他来金华的行迹,更以他科学严谨又不失清新唯美的笔触,把金华的地理概况,尤其是对双龙、冰壶、朝真三个著名的溶洞做出了精准而到位的描述。
这是一条如诗的水路,也是一条如水的诗路。
这条水路就似一根长长的丝线,串起的人物却是那数也数不清的珍珠。有多少才子佳人、流人行者,曾借这条江水涤荡了心中的郁结之愁,或寄这方福地安抚了自己的济世之情。
在这个芳菲初见的三月,你循着前人的足迹一路上行。两岸绿柳斜风,落红点水,在那个桃花盛开的渡口,洗衣少女的棒槌声随着水面的波纹层层荡开。
你的小船终于行到了婺江地界,江水忽如神龙摆尾,一转弯之际,一座如梦之城已然轮廓初现,当你凌空见着一座巍然横跨南北的石拱桥渐逼眼前时,你就可以在这座叫“通济桥”的码头边停篙泊船,悠然上岸了。
章霞,一级播音员,政协兰溪市第十二届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常委,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兰溪市诵读艺术协会会长,兰溪市第二届名主持人,兰溪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