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10  >  动听金华  >  最新消息   正文

【动听金华101】白糖棒冰

2020-10-10 17:41:50

来源: 无

作者: 史聪

  audio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电台”频道,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白糖棒冰

  作者:俞天立   朗读者: 李景馥晗


  说起棒冰,怎能不提儿时的“冰棍儿”呢。这小家伙一整块是由白糖水冷凝成的,暑天咬下一角细细品嚼,冰凉沁喉,甜香四溢,是我儿时最爱的零食了。

  我从小在杭州读书,暑假方回老家新昌看望祖父母。总是人还未到,祖母已把一整箱“新光”牌棒冰买好了,藏于冰箱。 “新光”牌棒冰是蓝红色相间的纸包装的,纸张薄如蝉翼,印着一颗硕大的星星。撕开一角,冷气便“蹭蹭”冒上来;有些残纸还黏在冰面,得用指尖小心剥净。棒冰入口,如沙漠行者之逢甘醴,那种透心凉的感觉,瞬时消弭炎夏溽热之气,浑身舒泰。我三口两口咬完,牙齿直打哆嗦全然不顾,生怕夜长梦多被发现。

  祖父想出了一招可以控制我贪吃冰棍的法子。他拿了白纸,裁成几十张小纸块,写上“一支棒冰”“两支棒冰”之类的短语,然后起了个大早爬到山顶,把纸条藏匿在石块下、树梢上、草丛里。第二天,他领我上山,告诉我,只要找到任何一张带“棒冰”字样的纸条,就同意领相应的冰棍给我吃,每日限一张。他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于是,我拼了命地爬树、翻石,甚至刨开土丘,弄脏了衣裳也全然罔顾。

  终于,我捡到了二十多张“棒冰票”,我将它们当作宝贝疙瘩藏在储钱罐里。每日午睡后做完作业,就抽出一张,向祖父去换棒冰。得了货,自然是我的享受时间了。久而久之,我已能克制自己的贪欲——即使“棒冰票”用罄。有一次,他带我去县城逛街,忽闻阵阵有节奏的木梆敲击声——那是一辆“冰棍车”。他掏出两毛钱,小贩便徐徐打开三轮车上的木头箱子。一摞摞的白糖棒冰如砖瓦整齐地码放在蓝色厚棉包裹里,蹭蹭地冒着寒气。我眼睛都看直了。祖父让他拿出一支给我,我大快朵颐地又吮又咬,忘记了一切烦忧。仿佛,吃棒冰是世上最大的赏心乐事。祖父问我还要吃吗,我摇摇头。我知道必须克制自己。

  村里有户人家,鲜少与外人来往。女主人被村民们唤作“宝缎师娘”,儿时的我不辨乡音,一直以为是“爆弹师娘”——爆脾气的意思。这使我每次经过她家都心生胆怯,害怕出岔子。

  一天,我经过宝缎师娘家,透过半掩的门缝,瞥见她的小孙子正在啃一根白糖棒冰,他惬意的样子惹得我心里痒痒。宝缎师娘注意到了我的身影,心里早猜出了三两分。她搬出一张小凳子,唤我进院子里坐。一支冒着丝丝寒气的白糖棒冰递送到了我面前,宝缎师娘笑吟吟地看着我。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嚼着甘甜的棒冰,感受沁人心脾的凉意,望着那双慈爱充盈的眼睛。淡淡的皱纹在她眼角糜集,一对豁牙守在唇口,笑靥是那么平易、熨帖,仿佛冬日里的暖阳。 

  回到家,我告诉了祖父我的这段经历,问他为什么大家都叫她“爆弹师娘”。他望着一脸迷惘的我说:“你要记得,人不一定和她的名字一样。有些道理,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长大后我才了解到,宝缎师娘其实一直为人和善,只是她鲜少与村民接触。我这才渐渐悟出祖父当年话语的意思。人的善心就像一根白糖棒冰,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是人工强加的,遮掩不了它纯洁的内涵。我们用心一片一片剥去本不属于它的包装纸,看到的才是它真实的面目。这正像祖父的循循善诱——尽管他已故去多年,我仍始终记得,他教我怎样克制自己的欲望。

  小小的白糖棒冰,味道虽寻常,却别有一番绵长永年的滋味。


作者简介

  俞天立,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得过浙江省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我的西湖记忆”全球征文一等奖。现为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茶当酒品》。



朗读者简介

  李景馥晗 ,浦江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国家二级播音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