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10  >  动听金华  >  最新消息   正文

【动听金华141】​看见

2020-10-10 17:49:59

来源: 无

作者: 吴慧贤

  

audio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电台”频道,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看见

作者:范泽木   朗读者:宋昱


  语文教育家叶开在其著作中引用过一句话,“写作,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他在著作中强调,“被看见”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看见”,指的是发现力。

  的确,发现是写作的必备技能之一。发现大致包含两种,一是别人没看见的,你看见了;二是别人没感受到的,你感受到了。

  如果有发现的能力,写作肯定下笔如有神。我平常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醒孩子们,要善于感知,也就是要易于被触动。

  课堂上,一个孩子分享了一则素材:大雨滂沱,她没带伞,于是到一个屋檐下避雨。在雨幕中,她看到有的人顶着公文包在奔跑,有人拿塑料袋罩在头上,那都是急于赶路的人。她庆幸自己不必急着赶路,更庆幸能找到一个避雨的屋檐。

  这则素材画面感极强,我还自动脑补了周杰伦的歌词“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躲雨的经历,但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没“看见”这件事。

  因为缺乏感知力,孩子们一拿到作文题目就自动开启了架空模式,按着作文大全里看到过的模式强行填补内容,或者干脆来一个离奇又狗血的故事。

  我结合近几年的作文教学经历,做了个庸俗题材排行榜,排名第一是考试,第二是母亲送伞,第三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第四是小草坚强,第五是阳光总在风雨后。

  如果对素材的感知力提高了,孩子们就能写出走心的作文,反之,就只能套用固定的模式。

  去年读到一本学术专著,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固定点知识”。“固定点知识”通俗地说就是原有知识。如果把学习知识的过程理解为铺水泥路,那么“固定点知识”就是已经铺好的那一段。

  孩子们因为缺少“固定点知识”,所以缺乏“看见”的能力。通常,我很乐意当老太婆念经中的那位老太婆,与孩子们分享我看到的、想到的、感知到的。在一次次分享中,有几个孩子瞪大眼睛,哦,原来这个也可以写到作文里。看到他们的反应后,我对“固定点知识”的理解又深了一点。

  在前几天的课中,一个孩子写了一篇关于灌木丛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打羽毛球的时候,不小心把羽毛球打到灌木丛中去了,她去捡球的时候发现,灌木丛中有许多小动物,很有趣。她还发现灌木丛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形,可她在里面却能很清楚地看见外面。

  我读了,顿时觉得趣味盎然,这就是“看见”。

  在“看见”的路上,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朗读者简介

  宋昱:浙江金华人,从金华一中考入浙江传媒学院攻读播音与主持专业,中央二套直播连线记者,浙江卫视嘉宾主持,义乌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普通话一级甲等,金华朗诵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优秀指导教师。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