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7:53:28
来源: 无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电台”频道,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听他们说金华的好故事,打开一个美好的夜晚。
8月4日,由金华市委宣传部编写的《此行无悔——金华援鄂医疗队员纪事》正式出版了。这本书记录了我市107名援鄂医疗队员在战“疫”一线救死扶伤的故事,他们这份勇气和担当,坚韧和智慧,值得我们钦佩、赞扬、学习、传承。8月4日起,“动听金华”推出特别策划——“此行无悔”专场,让我们一起在医护人员热忱又质朴的声音里,重温他们在武汉的日日夜夜,感受逆行天使舍小家为大家,以生命赴使命的热血担当。
这段时光,我将永远珍藏在心中
朗读者:虞雅俊(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员)
我一直在感染科工作,非典时也诊治过疑似患者。可能是对传染病有心理耐受力,所以当初作出驰援武汉的决定时,没有想太多。
去武汉的时候,我还是抱着平常心的。但到了武汉后,我的感觉变了。刚刚到武汉时,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理压力很大,觉得这次和非典不同,病毒仿佛无处不在。
2 月 15 日,当我们抵达武汉后的第二天,我们所在的协的和医院肿瘤病区并开始工作,我的第一个班是凌晨 3点到早晨 7 点。那天,我早早的就起来,做好准备。第一次上班,心里既有期待,也有顾虑。期待是因为终于能接触到患者了,顾虑的是因为担心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那一天,病区刚开科就满员,总共收治了 60 多位患者。
在接触过几次患者后,我体会到了他们的难处。有些患者的家人也被感染,隔离在不同的医院,因此他们都很焦虑,既担心自己治不好,又担心家人的安危,换位思考一下,不难体会他们的处境......当看到患者的难处时,我的感触是很多很多的。而同事问到工作中的苦与累时,我并会笑着说,其实“还好”。3月中下旬武汉天气很热,其中有的队友中暑,有的队友头晕。而我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平时经常运动,所以身体比较能抗压。
3 月 15 日,我们所在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肿瘤中心的救治任务结束了,休整 3 天后,又转战协和医院西院区。3 月 19日刚刚到新阵地的时候,自己所在的病区有 40 多名患者。经医疗组救治后,他们中绝大多数已出院。未出院的 4 名患者,3 月 29 日也被转到其他病区。
病区清空,我们所在的团队也开始休整,准备返浙。在武汉连续奋战 40 多天,马上就能回家了,我心中的欣喜自然不用说,但同时我也有不舍与担心:舍不得的是并肩作战的队友,放心不下的是那 4 名还未出院的患者。心情还是挺复杂!武汉的这段经历,我将永远珍藏于心中。
虞雅俊,义乌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金华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随浙大一院医护团队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的一个重症病区。作为义乌市中心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长,她除了完成病区的医疗任务,还每天提醒队员做好防护,给队员加油打气。其所在的援鄂医疗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获得2020年“金华三八红旗手” “金华好人”称号。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