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09:41:08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13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东阳教育报道组 斯航峰 赵子淳 吕丹阳 邵丽婷
张虹群获评金华市优秀班主任,卢银芳获评东阳市“教书育人”优秀班主任,两名教师获2020年东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今年以来,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班主任工作捷报频传。
在建设班主任队伍的过程中,吴宁四校注重发挥“酵母效应”——加入“酵母”,让班主任自身发生变化,注重影响、熏陶、引领,通过“正激励”激活队伍。这个“酵母”,就是班主任管理制度。“如果学校是一座大厦,班主任就是一根根顶梁柱。”吴宁四校校长王菁菁介绍,学校毗邻雅溪,已走过110余年历史,在学校的“乐雅”文化中,教师乐在岗位多奉献,成为重要内涵之一。
班主任考核
去年以来,该校改变班主任管理模式,推出了竞聘上岗、师徒捆绑考核、团队合作等举措,建设班主任成长的“良田沃土”。
吴持芳教龄36年,今年7月提交了当班主任的申请。“去年出于身体原因没有申请。”她说,不当班主任,心里空落落的。在吴宁四校,想当班主任的教师,需要竞聘上岗。
要不要当班主任?当什么样的班主任?每学年结束,吴宁四校的教师都会对自己进行灵魂叩问,然后自主申报。7月,吴宁四校副校长范赛红收到了46人的申请。暑假期间,该校陆续组织了4次班主任素养考核,包括笔试、随机答辩、情境模拟、试讲,最终确定41个名额,并对其进行班主任岗前培训。
今年是教师郭英珍当班主任的第30个年头,在她看来,班主任竞聘制度不仅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促使自己不断规范、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只有管理好班级,学生才能好,学校才会更好。”王菁菁说,教师自主申报当班主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岗位、对学校负责。
吴宁四校改革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通过竞聘上岗制度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实现了“要我当”到“我要当”的转变。“班主任工作时间比其他教师长,工作要求也高,需要爱心、责任心,要有能力、有担当。”王菁菁认为,竞聘班主任是教师乐于学习的表现,这次没有竞聘成功的教师,可以对照标准继续努力,有助于为学校培养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储备力量。
班主任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点滴成河”,层层递进。2019年下半年,吴宁四校组建“新苗班主任组”“骨干班主任组”“智慧班主任组”,建梯队、搭平台,引领班主任层层提升专业能力。
每学期,吴宁四校都会组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从班级布置到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们畅所欲言。该校鼓励班主任走出去学习,拓宽视野,也邀请校外专家“传经送宝”。今年10月底,该校将邀请金华教育学院的教师送培入校。同时,吴宁四校实施职前、职后培训“两手抓”。职前培训,即搭建班主任专业学习、交流与展示平台,落实好技能培训等工作。职后培训,即把特色风格的提升作为常态化培训项目,实行序列化对标培养。
班主任师徒捆绑考核,是吴宁四校快速提高青年班主任水平的另一项有力举措。只有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何畅,今年第一次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她的师父斯鲜萍从教25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从结对那天起,师徒俩就成为“共同体”。“师傅经验丰富,在上课、管理班级等方面给予我无私帮助和指导。”前不久,何畅在班级亲子阅读、制作小报活动中遇到问题,“师傅点拨了几句,传授了自己的诀窍,就帮我改善了部分学生不积极的情况,最终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此外,吴宁四校把学生的多元评价与班级建设相结合,让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齐头并进,通过多样化的培育手段,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质,旨在培养具有教育管理艺术、又有独特教育风格的名师型班主任。
吴宁四校六(4)班的班主任张虹群,是该校智慧班主任组的“领头雁”。担任班主任28年来,她最难忘的是两个馒头。
学生小杰(化名)智力偏下,甚至常常因忘记上厕所而尿裤子,平时说话口齿不清,不善于与人交往。小杰一进入班级,就得到张虹群的特殊照顾。她把小杰的座位安排在讲桌边,下课经常和小杰聊天。在她的影响下,慢慢地,班里其他学生也开始照顾小杰,把小杰当成弟弟一般。小杰家是销售馒头的,有一天,他从书包里拿出两个被塞扁的馒头,递到张虹群手中,“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馒头”。作为班主任,张虹群付出真心和真情,收获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信任。后来,在她的帮助下,小杰进入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能去适合孩子的学校读书,小杰的家长很感谢张虹群。
对学生要言传更要身教,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今年,吴宁四校3人参加东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其中胡俊苗获一等奖,并代表东阳参加金华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斯鲜萍、周倩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
吴宁四校为3人各组建了一支参赛磨练团队,成员既有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认真尽责的骨干班主任,也有热情好学的年轻班主任。7月,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准备参考资料,参赛教师研读资料,完成班会方案设计和论文。8月,学校举行了两次模拟演练。磨课团队主动利用暑假休息时间,群策群力,反复讨论、完善,才在比赛中跑出了“佳速度”。这些陪练的班主任表示,与付出相比,收获更大,自己在磨课的过程中汲取了不少养分。而这种举团队之力奋勇争先的合作精神,也为全体师生诠释了团结的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