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09:41:14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13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10月8日,经过激烈角逐,第29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落幕。金华市唯一参赛选手、东阳中学高三学生卢佳华,摘得金牌。
竞赛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比赛时长3个小时,试卷有26页;实验比赛持续10个小时,共4场实验。“理论多以近几年发表的科研论文为背景,还涉及今年的新冠肺炎,需要选手关注学科前沿。”东阳中学生物竞赛教练徐江余说,理论比赛注重积累,实验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更考验选手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每场实验时长为1.5个小时,其余时间选手们在指定场所休息、等候,不能与外界接触。
10个小时后,徐江余看到卢佳华走出考场,表情平静,却从她的声音中听出了几分紧张感。“她说‘第二场实验没考好,一个数据有问题,反复核对,导致有题目没做完’,我听了吓一跳。”徐江余告诉记者,不过,卢佳华心理强大、心态稳定,利用午休时间迅速调整状态,剩余两场实验都没受影响。实验环节堪比马拉松,且不确定因素多,考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在活体解剖蝴蝶时,就有考生一不小心让蝴蝶飞走了,而考场规定每人只能领一只蝴蝶。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有30支代表队、240名竞赛选手。进入浙江代表队,卢佳华过五关斩六将,先通过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接着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获一等奖,这样才有资格参加省队的选拔。据悉,全省有73个联赛一等奖,经过PK,浙江代表队产生8名选手。进入省队后,徐江余为卢佳华制定的目标是“冲金牌”。“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国赛,与生物学传统竞赛强校的学生同台竞技而获得金牌,十分不容易。”徐江余说。
卢佳华热爱医学,徐江余发现,她性格文静、学习专注,将来适合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在老师的建议下,卢佳华也希望能进入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于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生物竞赛知识,两年不到已学完生物大学本科4年的内容,完成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