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20:42:10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16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汪蕾
从灵感萌发到实地走访,再到拍摄完成,这部以武义下山脱贫故事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山里山外》历时3年多。近日,好消息接连传来,在首档片花、海报出炉之际,影片接连收到2020海南国际电影节与澳门国际电影节的邀请,下月将“登台亮相”。海报上,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上黄村的村景格外醒目。
影片由金华本土的舜熙影业投资拍摄。董事长许伟坦言,扎根金华前,公司投拍的都是爱情、时尚等题材的商业电影,是金华打开了他们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创作的大门。从已经公映的根据“后陈经验”改编的《漂亮的村事》,到此次的《山里山外》,再到正在筹拍的《激荡》《酒坊巷》《和风习习幸福来》,“金华故事”源源不断地为他们的创作提供灵感。
“《山里山外》不是属于我们的电影,而是属于经过20余年努力,终于实现下山脱贫的56个行政村的近1.7万户、5万武义山民共同的作品。”许伟说,电影里的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有原型,全部场景都在上黄村拍摄,除了专业演员,不少当地村民亮相其中。
主角故事源自上黄村的真人真事
《山里山外》耗时最久的是剧本采写,历时近2年。女主角左百韬也是该片的导演、编剧。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这是她首次担纲编剧。
“一方面是无奈,另一方面则是感触。”左百韬说,为了寻找合适的编剧,他们找过全国各地不少知名编剧,但最后出来的大纲都没能让她满意。
经过一次次的实地走访,左百韬渐渐成了最了解武义下山脱贫故事的人。她几乎走遍了武义各地的村庄,听当地村民讲当年的故事,到城市档案中寻找纪实材料,一次次被打动。“当积累的素材多了,我就觉得应把这些真实的人物与故事串联在一起,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就已经足够打动人了。” 其中,女主角严明真的故事就源于一件真实的事情。影片围绕一个承诺展开。留学归来的严明真来到贫困山村武阳村的原因,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现实中,这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它就发生在上黄村。 上黄村地处武义、遂昌、松阳交界处的大山中,民风淳朴。这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的老家,全国首个边界层顶大气观测站站址就在该村后大毛山的山头。解放战争时期,曾有一名解放军战士负伤后在此疗养,受到村民的照顾。伤好离开前,这名战士与疗养农户的小女儿约定,等全国解放后带她下山,去工作去学习,过好日子。 “50年后,这名战士在离世前,留下两封信。一封是给他女儿的,另一封就是给那名农村女孩的。他女儿带着父亲的遗愿找到武义,才知道那名女孩早已在一场自然灾害中去世。女儿为了父亲的愿望,就在当地资助了两名农村女孩。”左百韬说,当她听到这个故事时,深深被打动,也因此有了《山里山外》的故事主线。“我们把武义下山脱贫中许多真实的人与事,浓缩在武阳村这个地方。”
故事人物真实 表演更要真实
“山内,是寸草不生的贫瘠之处;山外,是经济繁华的城镇。搬出去,就是另一片天地。可是,山里不是十户八户人家,而是5万多人。脱贫致富的道路怎么走出来?发生了哪些故事?”《山里山外》讲述的是女主角严明真为了完成父亲承诺,来到贫困山村武阳村,深切感受到村民们碰到的种种问题。在扶贫办主任的影响和带领下,拼搏努力,终于让5万多名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严明真的内心慢慢成长、蜕变,领悟到脱贫要先“脱”去思想上的贫穷。 左百韬觉得,现实题材,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电影想打动人,“走心”很重要。故事真实、人物真实,表演更要真实。“可以说,严明真认识乡村、融入乡村、扎根乡村的故事,也是我与金华乡村的故事。在走访过程中,我与村民从陌生到熟悉,从演戏到自然反应,这种感情已经深入血液。” 拍摄时,左百韬经历了“惊魂”一刻。有一幕是拍摄她从山上奔跑而下,上黄村的海拔高,山中小路不平,她被石头绊倒,差点滚下山。“这其实也是我的转型之作,是自《漂亮的村事》以来演绎角色的转型,也是从演员到导演、编剧的跨界。”
影片中,不少当地村民担任群演。无论是奔跑、淋雨、熬夜,新老演员兢兢业业,尤其是85岁的国家一级演员牛犇。他说,电影可以让更多人体会脱贫攻坚路上的人生百态,鼓励困难群众重拾生活的信心,思考人生的意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好”。
许伟表示,《山里山外》的剧情可以理解为金华版的《大江大河》,讲述的就是一代人奋斗致富的故事,是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富裕的故事。该片预计明年3月正式上映,献礼建党100周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