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0:18:58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26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杜晓萍 东阳教育报道组 卢潇灵 黄婷婷 王晓颖
今年,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走到了办学的第20个年头,本学期,兴平校区投入使用,办学规模扩展至58个班级,学生2500余人,教师135人。就像学校的logo一样,实验二小由小变大,两个校区抱团发展,奔向绚丽多姿的未来。
东阳实验二小以“固本培元,画好自己的圆”为办学理念,两个校区特色各异,华山校区弘扬传统、守根铸魂,兴平校区探索科学、拥抱未来。走入实验二小,听了相关介绍后,我们脑中浮现出3个问号。
11月中旬,东阳实验二小接到东阳中学的喜报,李鑫博、张如彦等14名毕业生被C9、985、211、双一流等知名大学录取。其中,8人曾在东阳市级及以上乒乓球比赛中获奖,6人在省、金华市级乒乓球比赛中崭露头角。
提起东阳实验二小,许多人首先想到乒乓球,这是该校的一张金名片。开展乒乓球特色教学20年以来,该校在省级、国家级、国际乒乓球赛事中,共97人次斩获冠军,9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六(3)班学生张坤含是张如彦的弟弟,受姐姐影响,他深深爱上了乒乓球,时常和姐姐切磋球技。今年,张如彦被浙江大学录取,这对张坤含来说也是极大的鼓舞。“打乒乓球增强了我的身体素质,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我要坚持下去,像姐姐那样做到运动、学业两不误。”去年,张坤含在“崧泽杯”全国青少年乒乓球精英邀请赛中获团体第二名,在金华市中小学生乒乓球冠军赛中获第二名。
作为浙江省首批体育(乒乓球)特色学校,东阳实验二小提倡“人人有球、人人有拍、人人会打”,以“体乒课”为抓手,探索培养小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积极训练、乐观向上。该校不断创新乒乓球训练模式,自创乒乓球操,将握拍、垫球、接发球等基础技能融入其中。该校成立了乒乓球俱乐部,已升格为省中小学生乒乓球甲级俱乐部,对乒乓球员进行梯队化培育,并开发校本课程,让乒乓球教学系统化、科学化。得益于此,实验二小不断涌现体学兼优的运动小将。2017年,陈垣宇获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单打冠军,去年进入国家队。2018年,8岁的王一垚首次参加浙江省乒乓球锦标赛,便将冠军收入囊中。另有三人入围省运会的集训。
由于获得东阳市乒乓球赛男女团体12连冠,实验二小成为新教育实验中“参与每天一练”的盟主学校。该校利用每天的“体艺2+1”时间,盘活跳绳、篮球、羽毛球、跑步等运动资源,给每一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魄,体育精神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六年级组组长郭爱珍说。在今年的东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六(7)班学生李阳获男子400米和800米的冠军。他原先性格内向,参加校田径队的每日一练后,渐渐变得开朗。数不清衣服有多少次被汗水浸透,李阳却越跑越勇。他的改变令体育组组长刘殿杰欣喜,“在田径项目的历练中,李阳的心智变得成熟,学习也更有毅力,成绩提高了不少”。
东阳实验二小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半个月不上课,而是学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走路、好好说话、好好整理、好好玩耍。
这是该校的校本课程——六好课程,由学校统一架构,图文结合,编订成册。开学第一周,学校会把六好课程的具体安排告知家长,呼吁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幼小衔接是重要一课。”一年级组组长蒋赟说,系统、有序、全面、有趣的行为习惯培养,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六好课程是东阳实验二小“360度圆融课程”之一。该课程分为“和课程”“智课程”“美课程”三类,每一类都有基础性、拓展性课程,以全面发展为圆心、个性成长为半径,分别培养学生的品行、思维、情趣等,让学生们画好自己的圆。
拓展性课程包括中华文化、点圆德育、劳动实践等。去年下半年,实验二小近1.5亩的幸福农场正式“营业”。学生们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活动,目前已进行“走进冬季叶菜”“春夏果蔬”“玉米小博士”三期活动。从种植、管理到销售,学生全程参与,劳作、观察气象、写管理日记,还要绘制海报、制定价格、摆摊售卖。“我们正在开发《幸福农场》校本课程,依托农场这一教育阵地,积极推进点圆德育。”德育负责人包海燕介绍,学校积极推进家庭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并结合研学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把德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产生1+1>2的效应。
近两年来,东阳实验二小还十分重视国学教育。两个校区每天早上、周五托管时间诵读国学经典,每班每周上一节国学课,成立国学工作室等,让学生们走近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植入文化基因。该校获得了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浙江省三育人先进单位、金华市书法艺术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尊重儿童天性,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培养品行善、根基实、思维灵、气质雅、特长精的‘圆梦少年’。”东阳实验二小教导主任董赛君说,学校将进一步深化“360度圆融课程”改革,推出“35分钟课堂”,留出更多的时间积极推进其他拓展性课程。
2019学年,东阳市举行的教师比赛有20多项,东阳实验二小有36人次获一等奖,29人次获二等奖。其中,在东阳市小学数学教师说课说题比赛中,该校斩获7个一等奖,居东阳参赛学校前列。随着生源不断增加,该校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充,2018学年以来新增45人,其中本学期21人,包含12名新教师。除了今年的新教师,其他教师均已在东阳市级比赛中获奖。
东阳实验二小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学习力、科研力、合作力,对其进行分层管理,制定“三·五计划”,即对新教师、进城教师、支教教师分别提出5年学习成长目标。根据教师年龄段的差异,该校又分别提出入门和成规模、特色和引领、提升和突破三方面具体要求。
数学教师曾高峰是东阳实验二小优秀青年教师之一。2018年任教第二年,他就在“浙中好课”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展示中亮相,因表现优异,于2019年在全国小学数学“创意课程与教学”研讨会金华专场上展示课。“如果不是学校给予我信任,这样的机会我不敢想。”如今,曾高峰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提到自己的成长,他表示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只要有教师参加比赛,东阳实验二小就会第一时间组建跨学科团队,群策群力。去年的东阳市小学数学教师说课说题比赛,该校组建了三支队伍,最终7人获一等奖。“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团队的合力,青年教师在论文、优质课评比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教科室主任吕橙英说。
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还少不了前辈的引领。吕橙英组建了5年内教龄教师读书班,目前有24名成员,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一起学习、进步。徐丽珍负责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了“新苗练手”群,骨干教师带着青年教师在校内“练兵”。负责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陈刚亮提到,每周,全体教师都要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备课,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把握重难点等。
“在实验二小,只要你肯学习、求上进,学校会想方设法帮助你出成绩。”吕橙英说。在外支教的教师,同样不放松学习,积极进取。教师周媛媛到千祥镇三联小学支教,代表三联小学参加东阳市体育优质课比赛并获一等奖,还参加了金华市比赛。据统计,近年来,东阳实验二小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的已达49人,占全校教师的40%。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