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0:49:39
来源: 无
金华新闻网11月30日消息 通讯员 陈一嘉
“真的感谢,我能够顺利退休了!”近日,在金华市公安局金东分局曹宅派出所办证大厅,夏某激动万分地接过身份证连声道谢。
出生日期写错22年的夏某,顺利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上面的数字代表着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她能够顺利退休。
这只是曹宅派出所“家”服务中众多案例中的一件。今年以来,曹宅派出所突出“我的警营我的家”这一主题,以“家文化”凝聚共识、延伸服务触角、回应群众期盼,着力打造“家文化”为核心的红色示范所队,牢固树立以人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进“一村一警”、“无征明派出所”,从点滴入手、细微处着眼,打造群众身边的温暖警营。
扎根基层,把警务延伸至田间地头
“我种在杜宅村水渠边农田内的香瓜被外来的水淹没,水清理不尽,出现腐烂的情况,今年的收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希望派出所能帮忙处理。”杜宅村村民杜某军到杜宅村警工作室反映。
驻村辅警徐智慧了解情况后,立即对现场进行调查。经了解,原来是金华某项目部在修建杜宅村田畈的水渠时,未及时将水渠内杂物清理干净,恰巧碰上连日大雨,导致水渠里的水倒灌入旁边农田。同时因农田种植面积广,导致村民杜某军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现场核实,该项目公司员工承认因疏忽间接造成村民损失,但就赔偿金额双方产生了分歧。
资助品学兼优大学生
为了维护村民的利益,同时保证水渠项目的顺利施工,面对初期无法成功调解的困境,驻村辅警联合村干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对瓜农的损失进行评估,对施工方进行劝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也对村警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曹宅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积极作为,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调解在基层一线,得益于金东公安纵深推进“一村一警”,工作开展以来不但推动了警力下沉,实现了警务前移,还使广大民警立足农村,走向群众,将各项公安基础工作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真正掌握基层的情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从过去的“走进来”到现在的主动“走进去”,促使“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无独有偶,前王村张某的葡萄田遭到小偷的注意,张某立即找到村警张伟昌希望寻求帮助,村警立即将事件上报至曹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随后反复查看现场周围监控,坚持在屏幕前一帧一帧地看,最后在细微出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身影。根据相关线索,民警迅速锁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用时仅仅5小时。
这样“家”里的小事在曹宅44个行政村里每天都在上演。曹宅派出所村警对照十项职能,认真履职,从点滴积累,赢得群众口碑,今年以来,村警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65起。同时向技术要战斗力,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的作用,实行“侦勘一体化”,助力小案快破,今年以来,盗窃案破案率62.5%,其24小时内破案的占47.8%。
“我们立足于送法律、调纠纷、解矛盾、抓防范、促稳定,在田间地头就把矛盾纠纷化解了,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曹宅派出所副所长邵林铜说。
最多跑一次、无证明派出所
用心用情,把温暖传递到人民群众
近日,曹宅派出所办证大厅辅警曹丽佳接到曹某电话,咨询开具户口注销情况。由于曹某本人和家属朋友都不在曹宅,无法前来所里办理,但又着急办事。了解曹某情况后,曹宅派出所决定开辟服务窗口“无证明派出所”的“快递送货”绿色服务通道。
“真的感谢,没想到能如此迅速,我在外地也能实现一次不用跑就办好。”曹某在电话中说。
曹宅派出所面向群众窗口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主动为有困难群体开展“送货上门”服务。
今年以来,代跑代办45项,群众满意率100%,将服务窗口直接延伸到群众中去,实现特殊群众“不用跑”、便民零距离,努力践行“无证明派出所”改革举措,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我们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曹宅派出所教导员钱帅说。
“继续加油,有困难及时和我们联系。”曹宅派出所钱帅和杜某某说道,民警宋书卫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杜某某是福州大学学生,准备考研。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之后考上金华一中。由于父母均患有残疾,家庭条件一般。了解其情况后,曹宅派出所民警主动和凤林教育基金联系,积极牵线,为其争取助学金。
聚是一团火,把个体拧成一股绳
16个民警、92平方公里、4.3万人,社会维稳、基层基础、打击防控、执法安全、队伍管理,如何在有限的人员下充分发挥活力、打造平安曹宅?曹宅派出所有自己的妙招。科学分工,激发活力。所领导广泛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充分了解民警的工作经历、工作特长和个人想法,按照岗位适配度原则进行分工,努力让每一位民警都能做擅长的事、做喜欢的事,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二三季度取得考核A等的好成绩。
以“家”暖心,吃得开心。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如何让每个同志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问卷调查由此展开,“我最喜爱的菜”和“我最不喜爱的菜”成为食堂的菜单来源,早餐一杯奶、午餐晚餐供应水果、建设室内运动场、生日祝福,将衣食起居照顾好,把关心关爱落细。
散是漫天星,把服务传递到最后一公里
值班、执勤、走责任区,这是老民警胡俊珊的日常工作。近三个月来,他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每天微信步数总是能排名全所前三。他是曹宅派出所的一名责任区民警,从警已有25年。
年纪大了,体力上难免有些跟不上,但胡俊珊的工作量并不比所里的年轻人少,工作干劲也不比刚上岗的新警弱。“我虽然是老民警,快退休了,但是活儿不能退。我们所是一个小家,年轻的同志事情很多,压力大,他们不容易。纠纷类警情不一定能处置妥当,我去做群众工作更合适,能帮忙分担一点是一点。”胡俊珊是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午塘头村相邻的两户人家因水池纠纷,多年来一直在心里有疙瘩。胡俊珊在走访中了解到双方的情况,下定决定帮助化解,烈日当空、山路蜿蜒,他前后走访十余次,皇天不负有心人,双方终于签订协议化解矛盾。
像胡俊珊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同志,曹宅派出所还有很多人。善于攻坚的犯罪克星副所长邢军,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傅得春,不顾身体依然坚守一线的老民警夏军武,干练阳光的责任区民警徐伟君,细心严谨的法制员王胡津,案件不破不收兵的刑侦专干项文斌,还有朝气蓬勃的新民警陈一嘉、郭一凡、方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忠诚履职,群众有呼、公安必应。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