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东阳   正文

有颜值有才华!东阳木雕小镇的仨小伙好赞!

2020-12-17 12:47:11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卢师慧 吴慧贤

    金华新闻客户端12月16日消息 金华日报 记者 张益晓 



东阳木雕,国之瑰宝。自唐至今,这一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已有千余年历史。10月23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命名第四批省级特色小镇的通知》,东阳木雕小镇榜上有名。

“众所周知,各级工艺美术大师是小镇之宝,可喜的是,小镇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这些‘90后’各有千秋。”昨天,东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文明说,他们甘守小镇一隅,为梦想而奋斗,为传承而努力,“这股力量,正是小镇发展的强大动力”。

吴奕玎:回归家乡 致力打造中国当代家俱品牌

到浙江上汐家俱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汐)采访,高级感扑面而来:环境优雅舒适,鱼儿在室内水系中自由穿梭,大面积的榫卯结构墙壁十分亮眼,书咖、雪茄吧雅致时尚……

“这是一个上汐打造的人文生活体验空间,上汐城市客厅。”吴奕玎出生于1996年,父亲吴腾飞是省工艺美术大师。他从小学画画,后到美国学习7年。

2018年,吴奕玎回国。“从大城市回到小镇,起初确实不适应。”他说,回来是一种使命,也因一个梦想,“5年前,我和我父亲就有打造上汐品牌的想法,将传统家具与现代艺术美学结合,让中国现代家居变得与众不同”。留学期间,他抽空前往欧洲、日本等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去学习各种设计现代艺术。

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后,吴奕玎和父亲便时常开展“头脑风暴”,这对相差26年的父子会彼此争论、认可,并达成一致意见。在上汐展厅设计中,吴奕玎的诸多想法得到实现,比如设立雪茄咖、引进专业咖啡师等。“如今,客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就要以年轻人的眼光去打造,符合当下的审美。”

在吴奕玎思想理念的主导下,一场场“跨界之旅”在上汐举行。高端汽车驶进了上汐,那是世界工业设计与中国生活美学的激情碰撞;米其林星厨盛宴、沉浸式视听盛会,让美食、人文、音乐、艺术实现跨界融合。“建构当代人文艺术之美,引领中国美学复兴。”他说,这条路还很长,需要继续探索。

吴奕玎还在管理上大胆改革,成立市场部,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软件应用、人员管理上更加现代化,“改变以往‘守株待兔’式的营销方法,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开展充分市场调研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出击”。

“上,即上善若水,;汐,是晚间的潮水,后浪,为后来居上。”在木雕小镇待久了,吴奕玎已深深爱上这方独特的艺术空间,他希望自己如“上汐”,能通过这个公司展现出后浪的力量。

徐庆幸:磨好金刚钻  揽得瓷器活

“自己认定的事就努力付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徐庆幸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出生于1990年,来自衢州江山,因对木雕感兴趣,报考了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首届木雕设计与制作班。大学毕业后,他拜师省工艺美术大师夏浪一跟就是9年。



徐庆幸对木雕的喜爱热烈而纯粹。在广厦大学,他就以雕刻水平高而闻名,其毕业创作作品《回荡的旋律》被学校木雕陈列馆收藏。20116月,这幅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并获得银奖。

跟随夏浪后,徐庆幸更是如鱼得水,在木雕作品设计、雕刻领域一路精进,花鸟、人物、山水、屏风以及古建装修等全面发展,形成了构思大胆、独特的个人风格。其参与设计制作多项大型寺庙、古建装饰工程,如中国木雕博古馆装饰工程、无锡灵山梵宫装饰工程、金华古子城工程点将台项目等,并荣获了不少奖项。

近几年,随着东阳木雕亮相各大峰会,徐庆幸也有了更好的施展空间,多次参与其中。“泰山日出,云雾缭绕;黄河入海,气势磅礴;苍松之下,一代圣贤孔子正在给弟子讲学……”,《一山一水一圣人》这样的雕刻图案,呈现在2018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的圆桌上,“当时,设计和制作任务交到我师傅手上,我也全力参与。”他说,这是经过无数次推敲和手绘构思后得出的方案,“用一张桌子去讲述中国故事、山东故事”。

去年10月,徐庆幸又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中一展身手,参与设计制作了迎宾大厅落地折叠屏风《湖北风光》、台屏《和合》《双鹿同春》等。“能在国家重要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非常荣幸。”他表示。

2017年,徐庆幸还作为东阳地区唯一提名候选人,参加“浙江杰出青年”评选。如今,他已在东阳买房、娶妻、生子,“艺术无界,作为东阳木雕的年轻继承者,我会继续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为东阳木雕发展尽自己一份力”。

金帅杰:守得心静  花开有时

皮肤白皙、眼神清明,初见金帅杰,便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份安静。“学手艺,最难得拥有这份心静,很不错的小伙子!”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一中是他的师傅,对徒弟点赞道。

金帅杰出生于1997年,毕业于东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当年,因为平时爱画几笔,他选择了木雕专业。“起初一无所知,在逐步学习中慢慢喜欢上了。”读书期间,学校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让金帅杰有机会师从陈一中。毕业后,便直接跟着师傅工作。

3年学徒,5年半做,7年挣钱,10年出师——这是东阳木雕行业内的说法,体现的是学艺之难。而当今社会如此多元,对金帅杰等年轻艺人而言,也是一场考验。“曾经的同学大多转行了,一起学艺的人也有离开的。”他诚恳地表示,“看到同学们比我赚的多,我也动摇过,但终究是舍不得放弃。”

有经验的同事建议金帅杰,多去参加木雕领域的大赛。“前年,第一次去深圳参加现场雕刻大赛,啥奖也没有,不开心了一阵子;去年,我又去了,拿了个优秀奖。”这个20多岁的大男孩,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我要让大家看看,学木雕也能有所成”。

守得心静,花开有时。前四年,他每天下班后都要画画2个小时以上,人物、花鸟、山水等绘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这也为他在设计领域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这两年,有不少家具厂、玉石厂请他帮助设计。当在一项技艺上学有所精后,带来的良性反映可能是很难想象的。空余时间,金帅杰尝试着制作些小玩意,包括木雕挂件、根艺摆件等,“没想到,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就算是补贴点家用吧,嘿嘿”。比如,一个“莲年有鱼”的摆件花了十几天,完成打胚、修光、抛光、油漆等工序,还没全部完工时,就被订走了,这让他很开心。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挫折,这是一个优秀手工艺人需要具备的。”陈一中的鼓励,总能给金帅杰前行的动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