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婺城   正文

婺城乾西小学:长湖鼓韵奏响人生激昂乐章

2020-12-23 16:16:15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徐枫

  金华新闻客户端12月23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叶骏


  水润学子,鼓舞人生。  

  在金华,有一所以鼓闻名的学校,从鼓乐队在全国、全省大赛夺金,到全校师生人人都会击鼓,校园景观更是“无鼓不欢”。以鼓励人、一鼓作气、鼓舞人生、鼓足干劲……该校15年与鼓结缘,生发出一套独特丰富、励志育人的“鼓文化”——自强不息、阳光行健、拼搏向上、团结合作!

  这所学校就是婺城区乾西小学,一所有着115年历史的农村小学。这所婺江边、长湖畔的百年老校,因为一只“鼓”,师生精神面貌蓬勃激昂,校园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丰富“鼓元素”:无处不在别开生面

  来到乾西小学,你一定会被无处不在的鼓所吸引。

  校门口有一条“耘鼓小道”,步行道上一个个隔离用的圆形石墩,被巧妙地描绘出一只只红色小鼓,十分显眼。“耘鼓”亦称“ 耘田鼓 ”,是古代农忙时挂在田头树上的鼓,鸣之以统一行动。这条学生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学校以“耘鼓”激励孩子们:“到学校啦,好好努力!”

  漂亮大气的校园里,各种鼓扑面而来:进门便是鼓乐广场,吉祥物鼓娃娃欢天喜地,电子屏、宣传窗、小灯箱等都是“鼓模鼓样”。亲水小景的水或流动或养莲,抬头可见教学楼墙体上“水润学子”“鼓舞人生”,草坪大石与水缸上刻有“自强不息”“上善若水”等字样。

 

  两幢教学楼之间的鼓乐长廊,鼓文化饱满:手鼓、盘鼓、大鼓、腰鼓……除了用中国鼓点缀文化墙,每块展板都是鼓的形状,上面介绍中国鼓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学校鼓乐简史、参赛获得的大奖,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别具一格。鼓手们在舞台上热烈奔放、尽情绽放的表演靓照,感染力十足,看了让人喜爱又敬佩。

  今年暑期,学校就在长廊发放“两书一信”,并由家长孩子一起击鼓明志。传统而有趣的仪式感,开启了新生们别样的小学生活。

  教学楼一楼的乾元厅,满是水墨江南的中国风,是师生与来宾乐于留影的地方。这里有校歌《少年当自强》、校训“水润学子 鼓舞人生”等展示,几个绘着黄色、绿色花纹的中国鼓煞是显眼。这样的鼓元素,在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室及各班教室里,都是自然融入,看去十分亲和。

  多彩“鼓活动”:无时不鸣精彩无限

  学校环境创设处处体现“鼓乐”特色,日常活动与课程开发更是“鼓鼓生风”,精彩无限。

  学校开足开齐美术、音乐及鼓乐兴趣课,重视鼓乐教育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思政等教学中多元融入。该校精编校本课程《鼓乐文化》,保证师资培训与艺教资金投入,音乐组定期研讨鼓乐教材,每月开展一次鼓乐工作会议,就鼓乐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研讨交流。

  2005年9月,学校成立校鼓乐队,之后又有年级鼓乐队、班级鼓乐队,每周训练。2011年,学校因鼓乐教学被评为金华市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各年级制订不同的鼓乐教育计划,做到班班参与、人人会演奏,鼓棒操成为每天大课间的特色操。每学期组织各班鼓乐抽测,并将成绩纳入班级总成绩。

  音乐老师金艳飞从学校教鼓开始,就一直参与其中,也见证了十五年如一日的鼓乐坚持。她说,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是学生们各展所长的平台,也给了各班孩子“斗鼓”的机会。校鼓乐队名声不小,大型教育、文艺活动及元旦会演、乡镇演出等,都会“当仁不让”地被惦记、邀请。“我们都是开场演出,又红又闹又喜气,活跃气氛效果‘杠杠滴’。”

  校鼓乐队得到专家的鼎力支持,15年来不论阴晴雨雪,陈伟阳都会在每周二下午,准时到学校指导训练或排节目。他是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打击乐副教授、中国打击乐学会会员、浙江省打击乐学会副会长,作品拿过许多大奖,也上过央视等大舞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近七年,校鼓乐队外出参赛火了:先后三获浙江省第五届打击乐比赛特等奖,两获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金奖,并受邀参加“金华春晚”、浙江少儿频道“最好的我们”等表演与录制。

强大“鼓力量”:艺术之上育才培德

  鼓乐教育到底给学校带来了什么?除了基本的音乐才能、骄人的比赛成绩、丰富的校园文化,还有强大的育才培德之效。

  锣鼓喧天,诸乐齐鸣。12月22日下午,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恰逢陈伟阳在给校鼓乐队排参赛节目《闹春》。20多个学生来自不同年级,站成一个“灯笼”造型,击打着战鼓、排鼓、抄锣、小苏锣等九种乐器,学生们一个个开心地轻晃身体,陶然沉醉,喜乐感人。

  在场陪练的音乐老师潘枭说,有一年暑假备战全国打击乐比赛,一天要练三四个小时,学生们个个汗流夹背,有的手上血泡都打出来了,但没有人退缩、哭闹。勇敢、坚持是鼓乐队引以为傲的品格,他们知道唯有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才可能展现最好的自己,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现在校鼓乐队选拔,一年比一年激烈,入选队员要求“乐感好,悟性高,学习成绩也要好”。六年级男生宗睿泽和五年级女生张怡晨都是乐队骨干,他们一年级开始学鼓,鼓乐队排练、演出没有压力,倒能让他们放松心情,享受音乐。

  陈伟阳坦言,他曾在多所城区、农村学校带鼓乐队,但大都三五年就散伙,或是为比赛、演出而临时训练。也有人问他“怎么能和乾西小学走这么久”,他说自己对乾西小学有感情,也被这里老师孩子感动着。“鼓乐队是铁打的营盘,那么多孩子进进出出、新陈代谢,但乐队梯队搭得好,而且有传承有积淀有文化。校领导和音乐老师都全力支持、配合,孩子们也都很懂事,非常专注。”

 

  陈伟阳说,很多人都说打鼓很容易,学生好接受易上手,表面看很简单,但要演奏好同样得下工夫花精力。最难的一点,是节奏的准确率,所有人要整齐划一,击打次数多少以及力量强弱、速度缓急,稍不合拍就会“露馅”。“学习打击乐不仅能培养艺术素养,而且有利于融会贯通,培养平衡性协调性,甚至有助于智力开发。”

深远“鼓文化”:打开格局壮阔人生

  三年前,副校长滕小祎从城区调任乾西小学,开学典礼上一下子就被这里的鼓乐给“震”住了。一曲《龙腾鼓乐》气势磅礴,振奋人心,让她对鼓乐有了更深的理解:“鼓乐演奏需要团队协作,要坚持训练,很阳光健康。我们学校天天阅读做得很棒,这也是长期坚持的结果。而且,孩子们展示鼓乐的机会多了,性格会更开朗,心理会更健全。”


  当年鼓乐队第一批成员吴子莹,在乾西小学师生间小有名气,也成为很多学生心中的榜样。吴子莹从小品学兼优,家长重视课外综合素质培养,带她学过舞蹈、电子琴、书法、演讲、声乐等,多才多艺,在农村学生中比较少见。她加入鼓乐队后,深受陈伟阳老师赏识,后跟着学了三四年架子鼓,顺利拿到浙江省艺术等级考试架子鼓A级证书。

  吴子莹学习成绩优异,当年在南苑中学排名年级前十,但她没有参加中考,因艺术特长被金华一中提前录取。之后,她考上复旦大学,后又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现在上海做商业分析师。她说:“学习课外技能很重要,母校的鼓乐队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增加了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当年鼓乐队开拓了她在校园之外的经历,因为大家经常出去展演、比赛。”

  这些年来,体育特色也是乾西小学的一大亮点,在婺城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成绩稳定,是农村学校的领头羊。很多人不知道,乾西小学出过两个知名校友——“亚洲飞人”郑晨和“金华小鹿”郑小倩,他们都是坛里郑人。前几天,两位径赛名将向母校发来贺信,勉励学弟学妹“一鼓作气”“鼓舞人生”。

  校长董少丹表示,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与鼓乐特色,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共融互通。显而易见的一点是,要找准鼓点,这跟跑步找准节奏是一样的。人生也是这样,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找对自己的“鼓点”才能披波斩浪,无往不胜。“鼓足干劲、团结协作,方能百鼓齐鸣,给人震憾;激昂有志、自强不息,才可创造明天,乐享未来。”董少丹说。

  以水明志,以鼓砺行。

  碧波婺江十里长湖,滋养着乾小师生的心灵:要有水一般的澄澈、温润、宽厚,活泼灵动,润物无声,奔流不息。而鼓,是精神的象征、力量的表现,也代表着强韧、勇敢、阳刚。“点滴进步,宜持之以恒,如水滴石穿;壮阔人生,唯打开格局,像鼓鸣声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