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10  >  动听金华  >  最新消息   正文

【动听金华322】万重山间过旅人

2021-01-27 23:53:58

来源: 无

作者: 黄雪芬 音频制作:张辉

audio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动听金华”,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个好听的故事、一个个美妙的声音。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他们是金华最美好的好故事。来,一起聆听,打开一个个美好的夜晚。


  万重山间过旅人

  作者:虞金星   朗读者:朱劲涛


  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里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逆旅”指客舍、旅店。这段话是对时间与人生的比喻。但其实“逆旅”和“过客”的搭配,却正合古人对旅行这桩事的认识。古代能够踏上旅程的,以两类人居多:一是赴任或离任的官员,二是参加科考或者求官、交游的士人。要离开熟悉的家或者家乡,踏上旅途,在交通不发达又常有安土重迁心理的古人那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古诗里还专门有一类被划分为羁旅诗,总以愁绪居多。要见天地宽,并非轻松事。

  不过,在这种情形下,“行万里路”也依旧是堪与“读万卷书”比肩而令人向往的事。说“逆旅”“过客”“浮生”的李白,按今天的说法来说,就是一个“旅行达人”。李白生在西域,幼年就随家人迁居蜀中。二十来岁的时候,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正式出蜀,开始了他一生千万里的旅程。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说李白这一阶段“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乘舟是李白旅行常用的出行方式。《别储邕之剡中》一诗记录了他经水路赴越州的经过:“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到后来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更是以水行千里著称了。

  背负行囊四处游历,探山川胜迹,访人问文见世情,这样的旅行,堪称“壮游”。如此“壮游”,后还有以旅行家名世的徐霞客,前则有“史圣”司马迁。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记录了他那场两千多年前的“壮游”:“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今天的研究者多认为这次“壮游”对司马迁的《史记》写作意义极大,不仅在精神成长方面作了铺垫,正所谓“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也在《史记》文中时有体现。可见这千里万里之行,得见天地之宽,意义并不全在于得以游览外面的山川风物,更在于旅行者自身的精神养成。“究天人之际”的豪气,“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汪洋恣肆,都有外来的滋养。

  也有以写游记为旅行的重要收获的。明人王思任,就是一位写游记的好手。他在一篇小品文里讲到游记的缘起,还对司马迁周游天下却不作游记抱以遗憾之情:“司马子长(司马迁)善游,天未启其聪,不晓作记,记自柳子厚(柳宗元)开,其言郁塞,山川似藉之而苦,吾何取焉?苏长公(苏轼)之疏畅,王履道(王安中)之幽深,王元美(王世贞)之萧雅,李于麟(李攀龙)之生险,袁中郎(袁宏道)之俏隽,始各尽记之妙,而千古之游乃在目前。”就像王思任所说的,凭借这些游记,千古山川都在眼前。不过,都是融了这些旅行者各自怀抱与气质在里面的。

  把旅行和假期联系起来,甚至几乎成为“同义词”,则是近一二十年大家无意中都接受的事了。托了交通便利的福,天南海北,千里万里纵横,如今都是等闲。一到假期,尤其是稍微长些的假期,如果不出门旅行,似乎就等于浪费。不过,假期和旅行的捆绑,其实也正说明当代人并不如我们自己所想象的那么自在,脱离日常生活空间、踏上旅程的机会并不真的比古人多。许多人的旅行,倒不如称旅游更确切。打卡、拍照、留纪念……常会觉得世界那么大,不抓紧去看看,不抓紧去下个地方,总会漏了什么。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这个“行”字,并不是飞机里程的累积可以标识的。越来越多的背包客们或许更懂其中的滋味。



作者简介

  虞金星,文学硕士,资深副刊编辑,写作者。文章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文汇读书周报》及《中国作家》《青年文学》《长城》等报刊,被收入《文学史的潜力》《新世纪北京杂文选粹》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散文选等选集。出版独著《慢下来,发现风景》、合著《编辑丛谈》等三种,主编及参编出版《心香一瓣》《阿Q正传》《武艺十八般》等文集十余种。



朗读者简介

    朱劲涛,普通话等级一级乙等,金华朗诵协会理事。


image.png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