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16:03:24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2月4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张益晓/策划 杜晓萍/文
这是一条冒着热气的新闻:刚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传来喜讯,东阳市教育局获评202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先进单位,系全省20个获此荣誉的县(市、区)教育局之一。东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在响在会议现场领奖。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市教育局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此次考核着眼于重点工作、履职尽责、争先创新三大方面,涉及36项二级指标,是省教育厅对教育工作的全面考核。本报选取了其中9项指标进行展示,家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教师等对此发表感想。
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大力推进“五育并举”
参与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推进近视防治
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2020年东阳教育质量全线飘红,高考成绩高位稳定,全省初中教育质量检测,综合评价有5项指标处于全省各县市区前10%,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金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养监测成绩居金华第一,每年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进行公布。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2018年59%、2019年57.26%、2020年56.13%,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
吴宁五校家委会会长 任江萍
大女儿上六年级,这学期的视力反而比上学期有所好转,我十分感谢学校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避免用眼过度、增加户外活动,是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这学期,39个班级全部换上LED护眼灯,家长和爱心人士们也行动起来,给其他功能教室更换了护眼灯。学校取消了一切形式的线上作业,把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三设为“无作业日”,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或学做家务等进行打卡。
体艺2+1时间,体育组开发了跳绳特色课,每个孩子都有“体艺存折”,人人参与校园“吉尼斯大赛”。
每次下课铃响后,学校增加温馨提醒:“下课了,请大家走出教室眺望远方。”下午第一节课前,设置了“3+5”音乐时间,全校播放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让孩子们在3分钟里做准备工作,再是5分钟的“午唱课”,所有人都放下课本和作业,唱唱歌休息一下。学校给每个孩子建视力档案,每学期初、期末检测。
每个班级都贴着眼睛运动训练表,供孩子们做护眼运动。老师们还经常指导如何科学用眼和正确的书写姿势。有一天,我看到大女儿教小女儿“背挺直、头要正……”,那一刻我觉得,学校真的很用心,把护眼意识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中。
完善高考综合改革
推进中考制度改革
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
2020年义务教育段招生工作平稳,全面实施无纸化入学报名,家长、学校通过浙里办(浙江政务网)“东阳新生报名”平台即可报名与审核录取。
随迁子女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比例达80.11%。
经费投入
横店镇教育工作分管领导 张井岗
两会期间,东阳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横店镇第四初级中学新建项目巡查指导,让我再次感受到东阳各界对项目建设的重视。
这个项目,横店镇党委、镇政府也始终高度重视,在前期征地拆迁、确保无障碍施工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并出资建造学校北侧、南侧两条道路。北侧道路已完成施工,南侧道路已经招投标。横店四中自2019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在东阳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大会战指挥部的领导下,在校长郭剑和施工方等齐心协力下,连续两年超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还获得了许多荣誉。
我们期盼着学校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奋力打造区域教育样板,成为重要的“窗口学校”,助力横店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2000余个优质学位,也将缓解引进人才的子女就学问题,留住人才、稳定人才,进一步提高人才为横店经济建设作贡献的积极性。
加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完成小区配套园治理
推进农村园补短提升
学前教育补短提升获省政府正向激励。出台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施办法。
全面完成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并修订了《东阳市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
完成改扩建农村普惠园任务,农村普惠园在园幼儿覆盖面已达96%。
东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 胡华芳
近年来,东阳奋力实施学前教育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作跨越式发展,获省政府激励;副省长成岳冲作出批示:“东阳重视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后来居上,其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中国教育报》两次头版报道了东阳优先发展学前教育的工作经验。群众要求上优质园的需求得到缓解,获得感明显提升。
这来自于东阳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把补学前教育短板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力推进学前教育向“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多措并举、力破瓶颈,不断推进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入优质园的步伐,并加大普惠扶持力度,引导更多民办园普优发展。“东阳教育 人人向往”的目标,从东阳学前教育起步。
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
加快“互联网+义务教育”建设
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去年,东阳成为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目前结对学校数量为全省之最,达92所56对,其中包括集团化办学6对、山海协作3对、东西部教育协作8对,100%实现乡村学校(31所)结对帮扶全覆盖,各校已完成省定帮扶任务。
2020年,累计开展同步课堂1186次,参与师生9.4万人次;教师网络研修850次,参与教师1.4万人次;远程专递课堂934次,参与师生10.4万人次;名师网络课堂61次,参与师生2867人次。此外,疫情期间,开设初中、小学名师网络公益课堂1237节。
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白溪江校区教师 何展笑
在本学期的“互联网+义务教育”活动中,我上了《一块奶酪》这堂课,获益匪浅。得益于“互联网+义务教育”的结对帮扶,备课过程中,我与巍山校区的老师可以实时互动。经过一次次交流与切磋,我的教案改了一稿又一稿,学习他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这堂课让我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互联网+义务教育”活动丰富,给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他山之石”的帮助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增强了我参与教研、自觉教研的信心,增加了我的反思能力,让我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希望“互联网+义务教育”能带我走得更高更远!
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教师节期间,隆重表彰优秀教师。全面落实“四有好老师”,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维护教师清廉形象。严肃查处违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实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
初中教师研究生比例4.4%,增幅大于10%;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11.28%,增幅大于15%。
推进中小学校党的建设
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实施“专家型名师”“智慧型班主任”“名校长”培养计划。“名校长”培养方面,开展了局管后备干部选拔活动;组织中小学校长到清华大学、华东师大、华南师大等地,开展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选拔了52名骨干教师,组建“华东师大东阳教育骨干研修班”,培训项目时间为2年。
深化“一校一品”建设,挖掘党建品牌内涵、载体,按照就近结对、强弱互补的原则,开展“品牌共进”。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深化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进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
2020年,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报名入学工作“最多跑一次”改革,用足用活大数据,推动义务教育段“上学一件事”全流程网上办理。
第二实验小学新生家长 张燕侠
东阳开展阳光招生入学“一件事”全流程改革后,数据代替了人跑腿。2020年,作为一年级新生家长,我亲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
开始报名的第一天,我登录“东阳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报名系统”,填写孩子的身份证号、监护人姓名等资料,大数据平台自动跳出相关的户籍地址、房产、社保等信息,无需上传证件图片,只用了3分钟就完成报名入学的所有手续,不得不感叹“快到起飞”。
积极改革创新
有力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取得全局性成效
在全国性专题会议推广
案例《云端携手 结对共进》,被省教育厅评为“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典型案例,收入《技术赋能教育均衡》一书。
新闻链接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