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18:21:06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日报记者 陈芮 文/主持 王志金/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场,我市家庭医生始终坚守一线,充分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回顾战“疫”历程,我们发现,分级诊疗水平的提升及系统的完备是应对疫情最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专家提出,疫情过后,需更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以满足患者不同的医疗需求。
如何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推动落实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网格化管理举措?如何让分级诊疗落到实处?昨日,本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彩霞、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徐晓霞、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郑纪萍、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陈海君、金义新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吴俊安、金华开发区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小红做客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1.58%
两年内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主持人:2015年12月,我市印发《金华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目前,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吴彩霞:2015年10月,我市推行分级诊疗,2016年8月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家庭医生在分级诊疗中发挥了健康“守门人”作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分级诊疗推进的成效。我市家庭医生推行以来,签约居民达到203.3万,签约率达到41.58%,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了81.39%。老百姓对这项制度越来越熟悉,对家庭医生越来越信任,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家庭医生签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举措:一是加强签约宣传。让老百姓知道家庭医生签约是什么概念,引导他们参与到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中来。二是完善利导政策。与医保部门联动,通过差异化政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便利、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提供方便签约。四是优化医生团队。五是做优履约服务。按“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的要求,做实做细签约服务。
主持人:我市2019年重新下发《金华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意见》,今年1月1日起执行,要求到2022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我市在落实分级诊疗方面有哪些考虑,有哪些具体举措?
徐晓霞:我市围绕医改目标,逐步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双向联动诊疗制度,构建合理的就医秩序,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里包括几大块内容:一是完善分级诊疗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二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完善分级诊疗保障机制。通过各部门协作联动,建立完善的医保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四是推行双向转诊服务。五是急慢病分诊上下联动。通过医共体、医联体确保上下联动和对口帮扶工作的实施,制定工作实施意见,对转诊的流程进行改革。根据《意见》,患者到三级医疗机构就诊,不需要开证明,由院方把患者信息输入系统,建立双向转诊的诊疗平台即可。
双向联动环环相扣
疫情中基层医疗作用明显
主持人: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医院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发挥哪些作用和优势?
陈海君:我院作为市本级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和全市重症新冠肺炎指定医院之一,分级诊疗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收治的2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13例由下级县、市医院转入。此外,2019年1月至11月,我院11.06%的门诊病人(226895人次)、35.71%的住院病人(43967人次)在基层医院首诊后再来我院诊治。同时我院较好地利用市卫健委双向转诊平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通过该平台住院病人下转323人次、接收下级医疗机构上转病人675人次。
吴俊安:家庭医生主要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医生团队放弃春节休假,义无反顾地冲到抗疫一线;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家庭医生对恢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间,我们充分发挥了分级诊疗的机制,通过预检分诊,及时发现所有的发热病人,第一时间把发热病人转送到上级医院发热门诊,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叶小红: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医生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宣教、病情监测、居家消毒、病情判读转诊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转回的人员病情监测;承担集中隔离点医疗工作;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疫情防控知识的宣教;在各学校复学前参与疫情防控演练、上学后提供疫情防控知识宣教;单位内部做好基本医疗、慢性病人的电话随访等工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