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独家专题  >  上山文化   正文

万年浙江不会止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2021-01-15 20:58:00

来源: 无

作者: 吴慧贤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方向明讲话

  大家一定知道良渚,5000年中华文明的实证圣地之一。也一定知道7000年前的河姆渡,因为他早就被写入了教科书。河姆渡之前,是8000年勇立潮头的跨湖桥,他们建造了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可以近海航行。最近,在余姚井头山10米以下,还发现了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征的8000年贝丘遗址。这些都是浙江远古文明优秀基因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再往前是什么呢?是上山文化。

  21年前,在浙江浦江上山首次发现了距今8000-10000年的上山文化。目前,这一考古学文化以金衢地区山间临水盆地为主要分布区域,往南至仙居下汤,往东至濒临的临海峙山头,已发现超过20处,范围不小。在8000年以前的东亚地区,发现同属于一个考古学文化的遗址点数量那么多,我们的考古学家了不起。

  上山文化有最早的环壕聚落、最早的彩陶,是最早的稻米部族。在义乌桥头,还发现了最早的两位浙江人遗骸。以浦江上山遗址为代表的聚落,被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誉为“远古中华第一村”,非常了不起。

  上山文化,成为目前浙江远古区域文化的源头,浙江,由此成为万年浙江。

  大家或许会问,万年浙江有什么意义?考古有什么意义?

  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对上山文化作了“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同年的5月,习书记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的总序中充分阐述了区域文化研究对于区域文明、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于发掘浙江文化中创造力基因和浙江精神、浙江文化传统的意义。由此,考古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更是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去年11月,我们在浦江隆重召开了纪念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研讨会,还举办了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今天,成果展移师浙江省博物馆,向全省人民以及到这里来参观的全国各地观众奉上“万年浙江”,要感谢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感谢浦江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感谢浙江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上山博物馆、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各位同仁以及我的同事们的辛勤劳动。

  比上山文化更早的,还会有,万年浙江不会止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