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22:00:00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14日消息 记者 李艳 报道组 蒋松涛/文 黄泽振 张辉/摄
闭幕式现场
会议认为,自浦江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以来,考古工作成果显著,发现了19处上山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分布于钱塘江上游和灵江流域的河谷盆地,它们共同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最新发现的义乌桥头遗址和仙居下汤遗址发现环壕、中心台地等的聚落特征,反映了农业社会结构的初步发展状态。这种定居特征在上山文化初期已经出现,浦江上山遗址被严文明先生称之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标志着一个历史阶段的开端。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方向明通报会议成果
稻作起源研究是上山文化的核心内容,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新的研究表明,在上山文化的分布区域,从大约30000年前开始,就存在野生稻分布,这为稻作起源研究中增添了关键性的一环。一万年的上山古代先民在采集狩猎活动具备了对遗址周边自然生长的野生稻资源的利用的条件。以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研究表明,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经相当高,再次以丰富的实物资料,彰显了上山文化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农业社会、农业文化的开始,是划时代的大事情。
陶器的发达,是上山文化作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重要特征。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彩陶中的太阳纹等图案证明了上山文化精神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复杂形态。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上山文化是同时期最复杂、最高级的考古学文化,这种考古学文化现象与稻作农业文化的关系,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研究。
浦江上山遗址是上山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是我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在2017年评估中得到高度肯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展现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魅力和方向所在”。浦江县委县政府和文物部门,对上山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优异成果,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新成立的“上山文化研究中心”“上山文化遗址联盟”“中华新成立的“上山文化研究中心”“上山文化遗址联盟”“中华万年遗址联盟”将会提供更广、更深的平台,相信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会更上一层楼。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在闭幕式上总结讲话
与会专家还对上山文化进一步考古和研究的工作以及作为人类文化重要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了各方面的建议,尤其是赵辉先生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下一阶段,上山文化考古工作的重心要落到聚落田野考古上去。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