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独家专题  >  上山文化  >  上山地图   正文

万年上山巡礼 |义乌桥头遗址:9000年前写下“世界之最”

2020-11-04 22:58:00

来源: 无

作者: 吴慧贤

【编者按】

上山文化遗址举世关注。早在2006年1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


我市上山文化分布密集。自2000年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以来,浙江省总共发现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19处,其中金华占2/3,达13处,分别为:浦江上山遗址,永康庙山、太婆山、蓭山、长田、湖西、长城里遗址,武义大公山遗址,婺城区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三潭山遗址,义乌桥头遗址,东阳老鹰山遗址。


《金华日报》持续跟踪上山文化遗址报道20年,11月3日起,金华新闻客户端、金华新闻网推出特别策划“万年上山巡礼”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4日消息  记者  李艳

     义乌小商品市场举世闻名。你知道吗?9000年前的义乌,一样以令人惊叹的神奇写下了“世界之最”。

  上山考古第一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的微信名很特别,桥头远望,望的就是“世界之最”——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东亚大陆最早的环壕聚落。

image.png桥头遗址-桥头环壕遗址平面图(搭建发掘区保护棚前航拍)

桥头遗址

  桥头遗址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西侧,坐落在一个相对高度约3米的高地上,平均海拔高度约89米,钱塘江流域义乌江支流铜溪(梅溪)在其东侧约百米处,自北向南流经村庄。该遗址于2012年被调查发现,2014年开始发掘,遗址总占地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

桥头遗址-卫星图

  遗址主体为上山文化的遗存,C14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9000—8500年,属上山文化中晚期。发掘表明,桥头遗址为一处先营建后使用的相对独立的环壕-台地型聚落遗址,东、南、北三面为人工环壕,西面被河道冲刷破坏,环壕宽度10~15米,深度1.5~2米。以环壕的内沿为界限,中心台地边长约40米。遗址中发现了房址、柱洞、数量较多的器物坑和3座墓葬。其中一处人骨保存完好,随葬一件红衣刻划纹陶罐,是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墓葬。

环壕内沿的红烧土堆积

台地——环壕地层剖面

桥头遗址-出土卵腹罐

  这是上山文化迄今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整的人骨架墓葬。正是这具侧身屈肢、保存完好的人骨,让全国50多位考古学家、文博系统专家学者惊叹不已。人骨身高1.73米,男,三四十岁,目前的测年结果是距今8000多年,是“最早的浙江人”。

M44遗迹照

  在上山文化层存续期间,遗迹整体特征呈现为缺少生活垃圾的废弃堆积,而以“器物坑”或者墓葬为主。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编号器物1000余件。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石器包括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凿、石刀等;陶器以粗泥陶为主,少量还有夹炭陶和夹(细)砂陶。陶器表面装饰有陶衣,少量为黑褐色陶。陶器类型包括大口盆、平底盘、卵腹罐、双耳壶、圈足盘等,陶衣鲜亮,以红衣为主,也有乳白衣,体现出陶器装饰的高超手艺。

遗迹照

出土陶器-陶壶

桥头遗址-出土陶壶

  最让人欣喜的是,桥头遗址还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彩陶,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以条带纹为主,彩纹中出现了太阳纹和神秘图案。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其中太阳纹为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

  (照片、视频由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