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独家专题  >  上山文化  >  上山地图   正文

万年上山巡礼|嵊州小黄山遗址:15年前荣获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0-11-10 22:00:00

来源: 无

作者: 求慜玥

  【编者按】

上山文化遗址举世关注。早在2006年1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

我市上山文化分布密集。自2000年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以来,浙江省总共发现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19处,其中金华占2/3,达13处,分别为:浦江上山遗址,永康庙山、太婆山、蓭山、长田、湖西、长城里遗址,武义大公山遗址,婺城区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三潭山遗址,义乌桥头遗址,东阳老鹰山遗址。

《金华日报》持续跟踪上山文化遗址报道20年,11月3日起,金华新闻客户端、金华新闻网推出特别策划“万年上山巡礼”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10日消息 记者:李艳/文 视频 王鑫君

  2006年11月,浦江上山遗址命名“上山文化”;同年度,嵊州小黄山遗址荣获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小黄山遗址的发现一波三折。上山考古第一人、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蒋乐平在其新书《万年行旅》中写道:

  “小黄山遗址位于绍兴市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与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样,小黄山遗址也有过令人遗憾的遭遇。20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但年代不明,也就没有受到重视,后来因砖瓦厂取土而遭到严重破坏……



  我是在这一年春节期间,听到了小黄山遗址的消息,但从心底里排斥它的真实性。年代接近上山?那可是万年遗址啊,怎么能接二连三被发现?但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万年遗址固然罕见,在钱塘江流域却并非难得……与小黄山遗址一样,其中部分遗址——包括著名的仙居下汤遗址——早在几十年前就为文物工作者所知,无非是因为不认识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可见所谓‘发现’,并不是肉眼‘看见’,而首先是一种认识的突破。”



  嵊州小黄山遗址,位于曹娥江流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坐落在相对高度约为10米的古台地上,海拔约32米。

  2005 年元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专题考古调查时,确认小黄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遗存。2005 年 3 月至 2007 年 1 月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 3200 多平方米,发现壕沟、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出土陶器、石器 2000多件。 小黄山遗址文化堆积厚 1~3 米,堆积的主体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依据小黄山遗址文化堆积的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形态学比较研究,初步分早中晚三期。



  小黄山遗址文化堆积厚1~3米,堆积的主体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不同区域,堆积情况不尽相同。依据叠压关系和文化面貌,可分三期,其中一期遗存内涵属于上山文化。石磨石、石磨盘是出土数量最多的石器。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等。磨制石器斧、锛居多,石斧截面椭圆形,通体磨制,残损严重。小型石锛数量不少。穿孔石器及带槽石球颇具特色。



  小黄山遗址遗迹丰富,发现多条壕沟相互打破,而壕沟状遗迹内的宽窄不一、深浅不同的槽状遗迹,为其他遗址所未见。



  小黄山遗址面积实测10万多平方米,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

  2013年3月,小黄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照片由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