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22:00:00
来源: 无
【编者按】
上山文化遗址举世关注。早在2006年1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
我市上山文化分布密集。自2000年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以来,浙江省总共发现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19处,其中金华占2/3,达13处,分别为:浦江上山遗址,永康庙山、太婆山、蓭山、长田、湖西、长城里遗址,武义大公山遗址,婺城区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三潭山遗址,义乌桥头遗址,东阳老鹰山遗址。
《金华日报》持续跟踪上山文化遗址报道20年,11月3日起,金华新闻客户端、金华新闻网推出特别策划“万年上山巡礼”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峙山头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临海市史前文化的空白,是迄今发现的上山文化向东分布的纬度最靠南,经度最靠东、距海洋最近的遗址。”上山考古第一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说,临海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峙山头遗址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
峙山头遗址地处台州市临海市小芝镇南丰村,西南距临海市区30余公里。遗址主要分布在一“靴”形山岗上及东部坡脚下,海拔60~85米。
2014年6月~2015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遗址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考古勘探与试掘。结果表明,峙山头遗址主要包含上山文化晚期和跨湖桥文化两个时期的遗存,并有零星河姆渡文化晚期因素。上山文化时期的堆积主要分布在山东坡的坡脚处。
试掘共清理上山文化时期的灰坑约8座,均位于山体的东部坡脚处,平面多不规则,直径1米左右,深约0.2~0.4米。坑内填土的包含物一般不丰富,多为破碎的陶片或少量石块及零星残石器。上山文化陶片以泥质(夹细沙)、夹炭黄褐陶为主,少量灰黑陶,可辨器形有双耳罐、浅腹平底盆等。石器多为质地粗糙的灰黄色砂岩,各种不规则的石块比例较大,成品数量不多,器形主要有锛、斧、磨盘、磨球,少量石环、石核、石片等。
(照片、视频由临海市文物保护所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