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独家专题  >  上山文化  >  世界上山   正文

新年新喜!义乌桥头遗址上榜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上山文化增至4处

2021-01-05 20:59:00

来源: 无

作者: 黄雪芬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5日消息 记者 李艳

浙江省第三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日前公布,本报多次报道的义乌桥头遗址、龙游荷花山遗址同时上榜。继浦江上山遗址、仙居下汤遗址后,上山文化遗址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增至4处。


微信图片_20210105104458.jpg


上榜遗址本报多次报道


桥头遗址是浙江省发现的早期19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属上山文化中晚期,距今9000年左右。2018年12月31日,在桥头遗址还没有“显山露水”时,本报即在显著位置,以《9000年前的义乌写下“世界之最”》为题,对桥头遗址进行深入报道。2019年8月13日,在桥头遗址重大考古突破,发现迄今为止浙江最早的墓葬后,本报又及时刊发详细报道《你好,8000岁的浙江人》。之后每一个重要节点,记者密切关注,先后推出多篇报道。


image.png桥头遗址-桥头环壕遗址平面图(搭建发掘区保护棚前航拍)

M44遗迹照


 龙游荷花山遗址是浙西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上山文化中期偏早,距今近万年。去年7月,全省青年理论宣讲工作现场会在龙游召开,其间,邀请上山考古第一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开讲“荷花山与上山文化”,记者专程从金华赶到现场采访,并在蒋乐平带领下,实地踏看了荷花山遗址。2020年7月25日,本报刊发的报道《这个夏天,万年上山很火很年轻》,掀开了荷花山遗址的神秘面纱。去年底,本报在金华新闻客户端推出“万年上山巡礼”系列报道,以《原始地貌保存最为完整》为题,对荷花山遗址进行图文并茂的报道。



荷花山遗址
鲜为人知的生死一刻

  下午,记者打电话给蒋乐平时,一心埋头做业务的他还不知道这好消息。两处上山文化遗址同时上榜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殊为不易。对蒋乐平来说,好事不止成双,同时公布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中,象山塔山遗址也是他主持发掘的。


微信图片_20210105104149.png

象山县 塔山考古遗址公园


  “这是我领队发掘的第一个遗址。”蒋乐平回忆,塔山遗址发掘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象山半岛是第一次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共发现了44座墓葬,是宁绍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河姆渡文化晚期墓葬群。

  鲜为人知的是,在塔山遗址发掘过程中,蒋乐平遭遇了其考古生涯最危险的一次事故。在《万年行旅》书中,蒋乐平详细描述了事故“惊心动魄”一幕:

  “一天,一位考古队员因事回家,正在发掘的一座墓葬就由我来帮助清理。这座墓葬刚好处在探方的隔梁下面。隔梁的高度有两米多,我蹲下来,就相当于蹲在两米多深的墓坑中。这时,隔壁探方一位民工小伙做出了危险动作,他冒失地将装满泥土的土箕往隔梁上一甩,土箕中一块半来斤重的带棱口的石头滚出土箕,滚出窄窄的隔梁,就这样直接砸在了我的后脑勺上。脑袋轰地一响,我并未倒下,血也流得不多,只感到天旋地转。最明显的感觉是,头上冒出如油一样的冷汗,在头发间哗哗流淌,清晰得似乎能够看到……这次生死相距大约只在毫厘之间,石头刚好砸在脑角位置,如果往中间靠一点,也许人真的就‘挂’了……”


  

公布数量最多的一次

 考古人的艰辛可见一斑。吹尽狂沙始见金,每一处遗址都来之不易。

  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努力推动散布于各地城乡的大型文化遗址、遗迹“活”起来,进而成为新的浙江文化金名片。
  自2012年以来,浙江省文物局积极推动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分别于2013年公布第一批8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18年公布第二批7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浦江上山遗址第一批排名第一上榜,仙居下汤遗址列余姚河姆渡后,排名第二上榜。
  此次第三批10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为迄今公布数量最多的一次。



延伸阅读



【义乌桥头考古遗址公园】


桥头遗址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村西,是一处保存较好、遗存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也是一处上山文化中晚期的环壕——台地聚落。这里发现了浙江迄今最早的墓葬以及可能具有祭祀和其它仪式性活动功能性质的特殊营建的中心土台,出土了目前中国最早的彩陶,并在壶类陶器中检测出原始米酒遗存。桥头遗址展现了环壕、中心台地、“器物坑”、墓葬、房址、彩陶等遗迹、器物组成的新石器时期上山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较高的聚落形态,体现了中国稻作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桥头遗址对于认识钱塘江上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的聚落形态、社会结构、人群的迁徙与交流以及精神信仰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4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遗址公园占地规模约370公顷,包括遗址公园规划范围234公顷,遗址公园远期扩展范围136公顷。


【龙游荷花山考古遗址公园】


荷花山遗址位于龙游县湖镇镇邵家自然村南侧,遗址包含7个文化层,距今9000—8000年左右,是上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存,出土了大量石器、红衣夹炭陶等早期新石器时代特征文物,为解读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关系以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资料。201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公园用地面积180亩,包括考古现场展示区、遗址文化展示馆、遗址保护研究中心、观众服务区等。


【象山塔山考古遗址公园】


微信图片_20210105104149.png

塔山遗址位于象山县城丹东街道塔山至姚家山一带南面缓和坡地上,遗址沿塔山山势呈东西向延伸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加上周邻的姚家山遗址及处于两者之间连接地带,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两个阶段。新石器时代遗存分下层、中层和上层,分别对应河姆渡遗址二层、崧泽、良渚文化,发现了墓葬、房址、灰坑和灰沟等大量遗迹,是马家浜文化在距今6000年之际跨过钱塘江与河姆渡文化结合的“边缘”遗存,反映了马家浜和河姆渡两个文化共同体在地域拓展中相遇而不完全相融的发展状态,为确定河姆渡文化的早、晚关系及性质提供了实证,丰富了宁绍平原南域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文化面貌的认识。晚期遗存属于商周时期的马桥文化。塔山遗址保存完整,延续时间长,从距今6000年左右一直到相当商周时期,内涵丰富,是研究宁绍地区南域新时期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的一处重要遗址。199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山遗遗址公园面积约9.3公顷。2018年以来,对塔山遗址密集发布区进行了初步环境整治。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