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20:00:00
来源: 无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世界近一半人口提供着食物来源。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水稻的起源、传播研究,取得许多重大进展,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寻找早期水稻起源、驯化过程证据的关键地区。迄今,世界上公开发表的具有1万年水稻证据的考古遗址,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洞穴遗址区和浙江省浦江县上山文化旷野遗址分布区。然而,由于这些遗址最早阶段缺乏能够用于测年的种子、木炭等植物遗存,上山遗址早期的年代数据都是由掺和稻壳和稻叶等植物的“夹炭”陶片测定的。
针对水稻起源研究存在难题,项目组利用新方法、新技术,通过对上山文化多个考古遗址的系统分析,获得了上山文化的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新证据。考虑到目前发现的最早水稻扇形植硅体证据已经与野生稻存在较大的差别,结合由已知数据推测的水稻驯化速率,可以推测长江下游地区水稻利用的开始时间很可能会早于距今1万年。由此通过确切的证据,证实了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1万年前后,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了水稻的利用和驯化。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