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0  >  10  >  动听金华  >  最新消息   正文

【动听金华398】生命的传奇

2021-05-07 22:33:34

来源: 无

作者: 黄雪芬 音频制作:张辉

audio

  每一次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蝶变。

  全新升级的金华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栏目《动听金华》。 

  每周一至周五,打开金华新闻客户端“动听金华”,你就可以收听到一个个好听的故事、一个个美妙的声音。

  他们是金华最动听的声音,他们是金华最美好的好故事。来,一起聆听,打开一个个美好的夜晚。


生命的传奇

作者:陆咏梅  朗读者:吴铮


  在海拔1060米的高山,与千年古树群相见。

  青山满画屏,绿水谱幽曲,山山水水,车子盘旋286个大转弯,行程18公里,蜿蜒进入西天目山景区。天目山地质古老,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山体形成于1.5亿年前的燕山期,峭壁突兀,怪石林立,特殊的地形使植被保护完整,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一下车,山间凉意像秋夜江畔掠水袭来的风,像秋日萦绕的凉雾,虽是夏日,从头缠绕到脚。

  步入山门,万木竞秀,层碧叠翠,眼前展开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卷,千树万枝,四季如画,俨然一座神圣的绿色城堡。现有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大树王国的子民们默默扩展一圈又圈年轮,书写一季又一季历史。万木不因岁月而改变,人如它们脚下匍匐的蝼蚁,人生百年,霜华染鬓,人生何其短暂。台阶边,一棵虬枝屈曲的野杜鹃树龄350年,春天依然鲜花满枝:一棵五世同堂的银杏,走过一万两千个春夏秋冬,依旧浓翠漫柯,它的子孙树挨挨挤挤。森林中,六七十米的参天大树摆成扑朔迷离的巨木阵,屹立在一千米的高地。然而,路边一棵古树二米以下树皮被剥掉一半,一棵古柳杉伤痕累累,一半活着,一半死去,有说因采药所致,有说是登山杖恶意损毁。还有一棵刚遭雷击,树身留下半截,白骨嶙峋,倒在悬崖边的一半枯焦棕褐。古树们熬过风霜雨雪、山火霹雳、虫蚀旱灾,躲过人手荼毒,才能屹立苍天青山间。

  海拔一千米是这些巨木的生长线,几百年树龄的大树,枝繁叶茂,百柯交错,遮天蔽日,壮观从容,形成天然的野生林。过了一千一百米,另有别的树种繁衍。巨木阵中许多树,因为不能成栋梁,无人问津,于是存活了几百年,因为木质无用抵达久远。最常见的树种是柳杉,它们枝干笔直,材质疏松,无栋梁之用,无器具之材。于是,熬过千百年寂寞,得以长生,站成一种巍峨的历史,以无用抵达大用,熬过岁月的平庸,成就不凡,堪称大器晚成的典范,书写生命的传奇。如今,人们翻山越岭来瞻仰这曾被遗忘的族类。

  它杜绝喧嚣,走过千百年的孤独落寞,在时间洪荒中,完成生命的交响!古树是时间的一个具象符号,站在巨木林中,被时间深沉的力量所震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人间游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抗拒死亡,消解死亡对生命的否定,人们在红尘中不停忙碌奔波,挣扎奋斗,为尊严为荣耀打拼。回首前尘往事,曾经的我们何等意气风发,不甘人后,不惧岁月峥嵘。兜兜转转数十年,当历史风云、生命风雨、人生阴晴不再摇撼情志,当千帆已过,人生步入中年晚年,陶渊明最终与现实决裂,王维在出世与入世间两难。多少旧梦弹指间,一切放下,淡出喧哗,我们依然在叩问生前身后的意义,因为,我们始终限定在有形、有涯、有限的迷局里。

  海拔1060米,这令人迷失的巨木阵给出了专属于它们的答案——无用之用,一种智慧的活法。这些高耸入云的古木,生命的局布了千百年,气局宏阔的布阵,不为身外的不屑鄙薄所动,格局何其大,生命何其无涯。鲜活的过往化作云烟,散失红尘,未来已来的日子,如何在生命场锁定坐标,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要么站上地域的海拔一千米,要么穿透历史的千百年。 

 


作者简介

   陆咏梅,兰溪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副教授,金华市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半是回忆 半是期待》。


 朗读者简介

  吴铮,普通话一级甲等、国家二级播音员、浙江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委员、金华朗诵艺术协会会员、东阳市青联委员,获“金华市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电视主持一等奖”等荣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