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16:07:05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1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唐旭昱 实习生 朱予歆 文/视频 王志金/摄影 童俊/制图
7月29—31日,金华迎来一个特殊的旅行团——长三角百家旅行商、媒体。本次活动是2021“上海·金华周”文旅专场发布会的延续。7月19日,独具匠心的发布会让众多上海市民感受到金华极富特色的旅游魅力。10天时间,金华便促成了长三角百家旅行商、媒体走进金华活动。
此次,上海及长三角地市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长三角重点旅行商代表,上海重点主流媒体OTA平台及网红达人代表等百余人组成的“首发团”,开启两天两夜的金华之旅,发现金华的新玩法。


感受18℃的清凉
炎炎夏日,什么最能吸引人?当然是凉爽。
作为“首发团”金华之旅的第一站,大家来到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并入住双龙宾馆和悠悠鹿鸣度假酒店。嘉宾们表示,从入住就看出了金华旅游的新变化。“以往我们参加类似的活动,主办方都习惯安排住在市区的酒店。这次来金华,住到双龙风景区的民宿,别有一番味道。”
民宿依山而建,开门见山、推窗望湖。夏季的双龙风景区,峰峦叠翠、水流潺潺,是避暑休闲的胜地。双龙卧舟、冰壶观瀑、黄大仙朝圣素享“天下三绝”美誉。“太凉快了!”这是所有嘉宾到双龙洞后的第一反应。即便洞内光线昏暗,大家的手机也没有停下来过,拍照、拍视频,实时发在朋友圈。有旅行商代表说,她已经迫不及待要带旅行团来感受清凉一夏。

双龙风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0%,盛夏气温比市区低10℃左右,尤其是溶洞内,常年恒温18℃。《财富品质》记者胡超超说:“我母亲极力推荐这里。据她描述,当年穿越洞中的船只能承载两人,如今已升级成6人一船。进入到溶洞内部,各色奇景让我惊叹。”
近年来,双龙风景区围绕推进“旅游全域化、产业叠加化、产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业,相继推出鹿女湖、双龙溪峡谷等“新十景”;同时,2019年11月,双龙风景区成为全省唯一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的景区,景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金华山的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双龙风景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顶、山腰、山脚”联动发展,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参与”为思路,以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为发展路径,盘活了一批老旧、闲置宾馆,并引导景区村庄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目前,双龙风景区共有各类度假宾馆酒店、民宿经营户百余家,接待床位近3000张。其中,位于核心景区的双龙工人疗养院、悠悠鹿鸣度假酒店等一批康养休闲型度假酒店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梧杉隐居、山海云宿、三十六院溪·诗莉莉度假酒店等一批网红民宿清雅静谧、特色鲜明;木木山居、二仙优适等一批经济型农家民宿亲民实惠。
数据显示,2018—2020年,金华山区域内民宿接待住宿约29.3万人次,经营收入约3100万元,民宿经济正成为金华山幸福产业的新载体。


流光溢彩夜金华
延续上海·金华周“百家媒体看金华、百家旅行商走金华、百万市民游金华”活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金华再度推出“一山一城一水”(即:金华山、婺州古城、三江六岸)的市区旅游路线。

如果没有游览过金华的三江六岸,那就算不上真正到过金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一路走来一路景,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7月29日晚,百家旅行商、媒体游览古子城和三江六岸,欣赏金华流光溢彩的夜景。

三江六岸景区涵盖古子城、婺剧院、八咏楼、万佛塔、博物馆等特色景点。嘉宾们纷纷表示,没想到现在的金华,不仅夜色美、灯光美,还多了很多夜游打卡地,“有意思,不得了”。
开发“一山一城一水”新兴旅游路线,以科技赋能助力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金华旅游带来的新玩法。对于旅游业来说,只有提高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给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金华秉承这一理念,打造出白色森林·生日小镇、九峰牧场等景区,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8月1日,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正式开业,是全球首家以世界级珍稀猪种金华两头乌为IP形象打造的复合型亲情互动乐园。
百家旅行商、媒体中,有人曾多次光顾金华,有人是第一次来到金华。但是,大家做金华旅游已经多年。活动期间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肯定了金华旅游的新变化,建议进一步加大金华市区旅游的宣传力度。
金华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统一的规划布局、优化的公共服务、逐渐推进的产业融合都在持续赋能、增强金华多元化的特色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金华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以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使金华在如今的文旅时代,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风貌。


文旅融合看金华
在双龙风景区充分展现国企姿态的同时,“塑造”出《功夫》《荆轲刺秦王》等经典影片的民营企业横店影视城也动作频频。无论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场景搭建还是科技感十足的影视表现,都让人直呼精彩。

7月30日,百家旅行商、媒体走进横店,游玩梦外滩景区和梦幻谷景区。嘉宾们感叹,横店已经不只有影视拍摄,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交汇融合,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体验,科技感十足。

去年的“上海·金华周”,牵起了上海市(区)旅游协会联盟秘书长卓龙华与金华文旅的缘分。“去年开始,我们就推荐一些旅行社带旅行团到金华游玩。”卓龙华说,横店的变化让他大吃一惊。他评价梦外滩景区是创意和诗意并行,大型水舞秀《百老舞汇》非常震撼。
在国企、民企的双重联动下,金华旅游业逐渐突破传统旅游形态,共同做强全域旅游。此外,金华各县(市、区)相互形成合力、统筹发展,共同打造金华旅游IP,全力绘就全域旅游新蓝图。
近年来,金华文旅融合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影视文化、特色购物、温泉养生、古婺文化、宗教朝觐、乡村生态、运动休闲、商务会展等八大主题精品旅游产品,打造了一个形象口号、一份好评榜、一本宣传册、一首主题曲、一部专题片、一台非遗戏等“六个一”文旅宣传体系。下辖7县市全部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数量列全国第一。
接下来,金华还将开展“百万市民游金华”等活动,诚意满满推出旅游补助政策,文旅部门将开展“周周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引流活动,吸引长三角游客走进金华。


感受金华有味
金华古称婺州,乃三江汇聚、钟灵毓秀之地。几千年来,淳朴的金华人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无尽的财富,也积累了丰厚的人文资源,经时光锤炼、酝酿化作舌尖上的记忆,凝固在一代又一代金华人心底,这是只属于这片土地的风味。
旅行中,“吃”是重要一环。7月29日晚,百家旅行商、媒体在聆听了“清凉一夏·金华有戏”文旅资源推介后,品鉴“百县千碗·金华有味”,领略了地道的金华风味——八婺宴。




八婺宴是国贸景澜大饭店根据“百县千碗·金华有味”内涵,结合地方特产、文化和时令特征创新开发的,旨在传播金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等。金华两头乌扣肉、金华火腿扣瓜脯、义乌丹溪酒糟鱼、兰溪上斋大仙菜、东阳私房神仙鸡等带着乡土气息但又不失精致的菜肴,令嘉宾们大快朵颐。
全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作开展以来,金华深入挖掘和弘扬金华传统餐饮文化,多措并举打造“诗画浙江·金华百味”品牌。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全面推进“金华百味”工作。
早在2018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以及市餐饮业协会、各大餐饮企业,经先后三轮论证、层层遴选,从各县(市、区)推荐的600多道地方特色菜品中精选出各地十大碗和金华市区十大碗,共110碗入选全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菜品目录。
目前,横店影视城、金华婺州古城、武义牛头山等高等级景区都设有百县千碗体验店。金华国贸景澜大饭店推出八婺宴,市机关食堂推出金华家宴,浙江师范大学的师大人家餐厅和杭金衢高速金华服务区也能提供部分“金华百味”特色餐饮。


为金华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期间,长三角文旅主体代表围绕以“一山一城一水”(即:金华山、婺州古城、三江六岸)为主线,畅聊如何推动金华市区旅游发展。
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分会副秘书长 贺宇珍:
金华的夜景让人惊喜,可将“一山一城一水”的主题概念形象化、一体化、诗意化。整体的形象感觉可归纳为:山环水绕古城情,双龙戏水入梦境。前一句,构成金华三大景观的关联;后一句,凸显山水城三大景观的精彩。金华作为浙江之心,有古城的历史传承,双龙的神奇传说,美食的舌尖味道,名人的导引吟诵;有故事可讲,有奇景可赏,有美味可尝,宣传到位,前景可期。



长三角一体化旅游联盟秘书长、常州青年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高峰:
两天的旅游体验,感受到了整个金华城区的新面貌。金华有着较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元素,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可看性。金华旅游发展很快,作为外地旅游从业人员,我希望政府能采取更多方式在客源地市场做推广,让各地老百姓能够了解金华,我们也能更有效地组织游客。另外,在传统景区的升级改造中要加强新元素的植入,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注重细节研磨,让游客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享受。



上海雨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森林:
公司从2010年成立起就立足于金华武义旅游目的地的运作,通过11年的坚持和发展已经从武义拓展到整个金华地区。金华是一座宜居城市,青山绿水是名片,温泉、漂流是亮点,双龙景区是高度。我结合以往奖励政策和实施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奖励要以打造金华IP为主,让游客真正体会到金华旅游的美好;
二、奖励周期要延长,使产品在各个市场有充分沉淀的时间;
三、打破区域限制,突出大金华概念,发挥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



中国产经新闻报浙江记者站站长 丁江:
我想分享一个细节。参观完双龙洞出来,在石阶上遇到一对刚进景区大门的母女,母亲四十出头,女儿十三四岁,做母亲的正在数落女儿:“刚进门才走了几步呢,你就走不动了?”女儿呢,满脸不情愿的样子。这就给我们提了醒,像双龙洞、黄大仙等景区,能够因为某种情怀(如青少年时期读过叶圣陶老先生的课文《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吸引中老年游客,但年轻人兴趣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开拓新路,增加景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新华网文旅事业部总监 刘焕珍:
在金华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景区,如何整合资源,借助智库团队的力量策划重磅的区域品牌发展思路及推广方案是当前文旅工作的重点工程。文旅工作,需“借力宣传”:
一、策划爆点内容,争取出圈;
二、主动和媒体打交道,通过社交平台或线下互动,探讨交流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共同碰撞文旅宣传推广的“金点子”;
三、要提高发声专业化能力;
四、深耕地方特色、锚定区域品牌、借助大平台权威媒体发声。



马蜂窝城市经理 李靖:
未来3~5年还是以省内周边游为主,通过马蜂窝大数据反馈,目前旅行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需要了解这群人的旅游习性。这群人偏爱自由行,高铁和自驾为主,追求品质游和沉浸式体验。金华可以针对这些主力客群进行精准宣传,发布年轻人喜欢的攻略、视频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