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金东   正文

这片好“田畈”,因“诗坛泰斗”越发光彩

2021-10-20 14:08:44

来源: ​金华日报社金义新区分社

作者: 倪国栋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18日消息 记者 余嘉敏 报道组 郑菁雯 文/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坛泰斗”艾青的故乡,就在傅村镇畈田蒋村。

  畈田蒋村位于金东、义乌交界处,东面有潜溪环绕,南面有大道穿过,西面有良田万亩,北面有双尖山为屏障,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明朝洪武年间蒋氏先祖看到此处田园广阔,水土优良,称赞一片好“田畈”,便迁居至此,畈田蒋村就此由来,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走进畈田蒋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犹如书卷的装置,上面镌刻着艾青的诗句。这里就是“艾青大道”。

  “艾青大道”景观于去年改造完成,平均宽度30米,原先两侧是一些旧屋和乡村院落,现在改造成了游客的拍照“打卡地”,也成为畈田蒋村举办文艺活动的舞台。

  艾青故居位于畈田蒋村古村落的中心,坐北朝南,是一座五开两厢的楼屋,有天井,屋前矗立着一座艾青的半身雕像。

  故居采取的是四合院形式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为一进堂楼,两边有东西二厢房。

  二楼摆放着艾青用过的家具以及相片,透过窗户就能看见院子里种植的那棵艾青最爱的玉兰树。

  “解放后,艾青曾4次回到村里,最后一次是1993年,为了送保姆大堰河最后一程。” 艾青故居管理员蒋祥荣说。

  走在畈田蒋村,不管是地面上还是绿植边,你都能发现一两处诗句和艾青元素,仿佛徜徉在艾青所描绘的世界中,感同身受他在一首首诗中所表达出的情感。

  畈田蒋村不仅是艾青故里,还是一座传统古村,村里保留着大量的江南传统民居。

  这些民居大多始建于清朝,格局古典,精致的木雕房梁、花窗等都保存完好。“集庆堂”坐落在村子的东部。开阔的天井给了房子良好的采光,四周摆上桌椅,成为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在此吃饭,休闲娱乐。“集庆堂”也改名为“颐养堂”,成为老人“颐养天年”之地。

  像这样“古为今用”的古建筑在畈田蒋村十分常见,“鹿鹤堂”成了农家书屋,“蒋氏宗祠”成了文化礼堂,还有新建的 “大地之爱”名人展馆、“石榴籽家园”……

  近年来,畈田蒋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金华市村庄整治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绿色示范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还被命名为“浙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村”。

  此外,畈田蒋村也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村民们至今还保留着做土酱的传统。“我们畈田蒋村的人从小吃着土酱长大,包括艾青也是。我母亲做的酱可是一绝。”畈田蒋村妇联主席蒋卫平说,她打算从母亲那里学习制酱的方法,将这一手艺传承下去。

  来畈田蒋村吧,感受艾青故里的风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