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金东   正文

金义新区深耕“企业培育田”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1-10-20 14:10:38

来源: ​金华日报社金义新区分社

作者: 余嘉敏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13日消息 记者 楼盼 报道组  李玲添  许珏婷 文/摄


今年4月,我区出台《金义新区(金东区)内培企业“双百行动”实施意见(试行)》,深化企业服务,先后对先进装备、防疫物资、可降解材料、智能家居、建筑建材和电动工具等6个行业59家企业分批进行联合评价。近日,记者了解到,我区已通过部门联评企业共13家,对“宏电环保”“景迪医疗”等8家优质内培企业供地,并同步解决“耀强塑料”等4家企业原有项目供地的问题。




这只是我区关心关爱企业成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我区沿着“小升规”——“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升级模式,深耕“企业培育田”,科学统筹规划,优化企业服务,不断增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量,有效推进制造企业高质高速发展。

图片



划好“孵化田”  培养“潜力股”




我区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大,其中小微企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94%。今年年初,市里下达我区“小升规”净增任务数40家,力争任务数65家,入库培育任务数100家。我区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产业转型攻坚工作专班,出台《金东区产业转型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将“小升规”作为重点工作,在省市下达任务数的基础上自我加压,从近年来新投产项目、小微企业园新入园项目着手,将133家业绩较好的规下企业纳入“小升规”培育库,科学划出一片“小升规”的“孵化田”,每月监测企业运营情况,确保“种子选手”应统尽统,对库内企业上门开展对接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困难。

统计数据显示,1-8月,我区“小升规”培育库实际入库数143家,基本信息表填报率、监测填报率达100%,主营业务收入超1200万元企业62家。


种好“试验田”  培育“绩优股”




今年以来,我区针对规上企业中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销售形势好的企业建立“隐形冠军”培育库,开辟“隐形冠军”培育“试验田”,以产业规划、综合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研发“隐形冠军”四大指标为引领,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全过程服务,培养了一批“绩优股”,大大充实了我区制造业发展储备力量。

图片

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通过全方位培育和企业自身努力,目前已经成长为我国智能高压供电控制装置领域的龙头企业,该公司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特种高压电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导产品销售量连续稳居省内同行业第一,并为“华能”“华电”“大唐”“国电”等龙头企业配套,成为我区第一批省级“隐形冠军”企业。

为填补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空白,年初,我区将“卓远实业”“华丰电动”两家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纳入“隐形冠军”及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库,1-9月,“卓远实业”销售产值已达7.6亿元,同比增长198%;“华丰电动”销售产值已达7.06亿元,同比增长64.12%,双双有望在年底突破10亿元大关。


辟好“精品田”  培育“龙头股”




企业自身是发展的主体,但少不了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根据前期谋划的重点细分行业,我区对企业进行分组分类指导。一手抓存量,推进五金工(量)具、建筑建材、塑棉制品、食品加工“老四件”转型升级。一手抓增量,推进新型贸易、智能制造、枢纽经济、信创产业“新四件”集聚发展。将重点细分行业作为企业培育“精品田”,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以企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构建企业融通发展、创新发展新格局,行业“龙头股”不断涌现。

图片

浙江白马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区电动(园林)工具行业重点企业,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小巨人”重点扶持企业的“三级跳”,成为我区企业高质高速发展的标杆。同样作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龙头,浙江大众齿轮有限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发展方面表现突出,行业地位显著,是我市第一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小巨人”重点扶持的实力型企业。

据统计,我区多项企业培育指标位居全市前三乃至全省前十。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数量位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数量居全省第八、全市第二;省级“隐形冠军”企业3家,数量位居全省第六、全市第二;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1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