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14:11:05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5日消息 兰江导报记者 徐桢瑾 文/摄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后辈就不用打了……”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备受热捧,这部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役为题材的影片,让不少人感到“破防”。10月3日,在央视新闻公众号发布的一则关于亲历老战士讲述长津湖战役的新闻报道中,有一名来自兰溪的英雄讲述者,他就是吴茂和,今年已经101岁。
吴茂和,祖籍江西丰城,1920年6月出生。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卫国家。30岁的吴茂和踏上征途,时任志愿军第20军高炮营副排长。
长津湖位于狼林山脉,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常年冰封积雪,人迹罕至,周围地形多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那一年,朝鲜半岛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11月,长津湖地区的气温已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作战条件异常艰苦。
“冷啊,那个冰很厚的,我们炮兵还好点,步兵更苦了。”据吴茂和回忆,因为天气十分寒冷,食物都被冻得咬不动,水也只能使用火堆边上融化的雪水。
在长津湖地区,有一座公路桥,是志愿军人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当时,吴茂和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誓死保卫公路桥,其中有一场战斗至今他还印象深刻。
1950年12月4日,天刚拂晓,监视哨报,5架敌机向公路桥袭来。负重伤的观测员跟吴茂和说:“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随后,观测员便倒在了吴茂和的肩上。此时,吴茂和顾不上悲伤,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指引炮手跟踪射击,一直打到敌机逃窜。战斗胜利后,吴茂和把3名牺牲的战友掩埋在附近的山坡上。“一个个坟头,有名字的很少,大多是无名烈士,他们长眠在朝鲜。”回想起这些,吴茂和思绪万千。
1950年12月24日,历时28天的长津湖战役落下帷幕,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这场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战争走向完全改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茂和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红匣子,向记者展示盒子里的“宝贝”,里面装着的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勋章。此外,还有一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勋章也是老人家的“心头宝”。据介绍,除参加抗美援朝外,吴茂和还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光荣入党。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吴茂和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人从军。如今,他的孙子吴汶正在一所军队院校攻读研究生,为现役军人。
吴汶告诉记者,爷爷很少对家里人讲述自己的参战经历,只知道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但并不知道参加的是长津湖战役。“之前有人来拜访爷爷,我才知道他参加的是长津湖战役,上学时从课本上学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当时的作战条件是那么艰苦。”吴汶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