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14:13:29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1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陈启宇 通讯员 王颖超
10月11日18时30分许,家住东阳江北街道汇豪名邸的市民赵女士拎着已分类的垃圾袋,来到小区垃圾分类亭投放。“早晚出门前各扔一次,一点也不麻烦。”赵女士说,垃圾按照“四分法”分类并定点定时投放已成为一种习惯。
10月10日起,东阳主城区全面开启生活垃圾“两定四分”模式。东阳市垃圾分类职能部门、主城区各街道和第三方运维机构在垃圾分类投放、清运、执法监管等环节全力以赴,让市民的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AI技术让垃圾投放更精准
吴宁街道西街社区西花园小区刚实行生活垃圾“两定四分”。10月11日傍晚,在小区垃圾分类亭,垃圾分类监督员吴立智一边擦拭分类桶,一边耐心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需要一遍遍地跟居民讲如何正确分类。”吴立智说。
垃圾分类亭内,除了放置黑、绿、红、蓝4色垃圾桶,还配备监控摄像头、显示屏等智能设备。“通过监控摄像头,能拍下不定时、不分类违规投放居民的人脸、垃圾,上传到后台,并传输给综合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定期对这些行为人进行规劝或处罚。”第三方运维机构有关负责人杜琳琳说,目前,东阳主城区范围700多个垃圾分类岗亭的监控视频信号均已接入后方人工智能平台。通过AI技术,系统能自动识别易腐垃圾中的其他垃圾,并固定在非投放时间点投放垃圾行为的证据。
为了规范每个垃圾分类岗亭的工作,东阳市环境卫生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每天都对每个分类岗亭进行巡查。“每个集中投放点都按照‘四有六标配’‘两提示三公开’的要求配置。”东阳市环境卫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介绍。
建立收运处置完整链条
打开车厢盖、伸出升降台,分类垃圾桶缓缓降落,10月13日18时许,在东阳市红椿巷118号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驾驶员吕玉明娴熟地更换垃圾桶。
吕玉明驾驶的是一辆车体喷涂为绿色的易腐垃圾收集车,他和同事负责吴宁街道4个小区50多个投放点的易腐垃圾清运工作。
“两定四分”按照定时定点四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模式运行,东阳市根据各投放点的地理位置、垃圾量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对其他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实行分类收运。
吕玉明驾驶的易腐垃圾收集车容量为3吨,收集后的易腐垃圾被运送至东阳市餐厨垃圾生态处理中心。根据设计规模,该中心每日可处理餐厨垃圾100吨、厨余垃圾200吨、废弃食用油脂15吨。
目前,东阳市已拥有较为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置终端:易腐垃圾进入市餐厨垃圾生态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收运至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置;有害垃圾进入暂存点后,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回收物则进入综合分拣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
此外,东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及相关执法部门全面加大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执法范围和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居民小区、酒店和商超综合体等场所的分类投放管理人履行管理责任情况的整治力度。
据统计,近5个月来,执法人员共检查各类饭店餐饮行业、商场超市、居住小区等7000余家,现场教育劝导3345次,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1000余起。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