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武义   正文

金华日报|武义开展富民增收“擂台大比武”

2021-10-20 14:23:52

来源: 无

作者: 章陈波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14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章陈波 通讯员 陶峰松

  “我们王宅镇成立农业开发公司,盘活闲置林田资源,种植200余亩三叶青、灵芝等中药材,实现周边农村4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农户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近日,武义县举行“富民增收擂台大比武”,全县各镇街联盟纷纷上台,晾晒比拼各自的富民增收“妙招”。武义县四套班子领导现场评分,评选出“十佳富民增收案例”。

  今年以来,武义县成立“富民增收”专班,制定“富民增收20招”,完善“四张报表”考核制度,各镇街联盟纷纷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展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山区县共同富裕美好图景。

  盘活林地资源,唱响“田园牧歌”。该县桃溪联盟通过构建“流转—收储—招商”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将农户手中零散闲置的土地统一存入桃溪农业发展公司这个“土地银行”,有效解决“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矛盾,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据桃溪联盟党工委副书记邱美芳介绍,今年以来,仅桃溪联盟章岸村就有效盘活本村及周边村庄零散、闲置农田764亩,成功开展水稻规模化种植,预计年产值将达100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26万余元,农户增收65万余元。

  闲置农房出租,“沉睡”资源变财富。熟溪联盟岭下汤村碗铺自然村是远近闻名的“青蛙童话村”。当地党员干部集思广益,对破旧农房进行修缮改造成餐厅、民宿、咖啡厅等,并由专业公司代运营,让“冷资产”变成“热财富”。熟溪联盟以“一间房”为核心富民模式,实现村集体、农户共赢,农户每年可收取租金三四千元,村集体预计每年可增收30多万元。

  发展来料加工,指尖弹响富民增收“新乐章”。在茭道镇沈家村,年轻党员方春元对接义乌小商品市场,与3家外贸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六七个人的小作坊逐渐发展成500余人的来料加工集散站,设立10多个来料加工点,让老人、妇女在家门口每天就可增收50~150元,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致富的转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