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14:24:15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3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章陈波 通讯员 章瀚予 李增炜
一吨多高山蔬菜滞销,怎么办?受天气影响,前段时间,武义县新宅镇新宅村农户面临这一难题。村民电话求助镇农合联党员干部,后者一面对接县供销总社平台,一面帮助协调邮政运输部门。当天下午,这批高山蔬菜便搭上运往海宁市场的直通车,次日销售一空,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万多元。
新宅镇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盛产香菇、茶叶、高山蔬菜等,其中高山蔬菜面积约1万亩,占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的2/3。因山高路远,加上近两年来疫情影响,部分销路受阻,农产品销售问题成为当地干部的牵挂。为守住农民的钱袋子,新宅镇党委政府外引援手、内拓渠道,千方百计打开农产品销路。
整合现有资源,多渠道为农吆喝。该镇一方面通过定期举办农产品推介会、茶园认领、水果采摘游等线下活动,把人引进来,同时依托益农社、新彩商城等电商平台,推动本地农产品“出村进城”、销往各地。7月,经过前期采摘游宣传,新宅农业大户张华沛争取到金华市政府的订单,每周向其四个食堂运送上千斤高山水果和蔬菜。“多亏当地干部的卖力吆喝,今年果园销售额预计比去年多三四十万元!”张华沛说。
借力搭桥,开拓农产品销售新市场。该镇向在本地挂职的干部借力,开拓杭州、海宁等大宗农产品销售市场,销售高山蔬菜等农产品400吨,销售额280余万元;开拓浙江大学、浙大四院、市水投集团等机关食堂新市场,定向供应新宅土货;开拓浙大教职员工及杭州、海宁高档小区市场,供应新宅有机蔬菜,销售额达40余万元。
从浙大来新宅挂职的干部韩树春,两年来组织开展多场新宅镇高山农产品进浙大专场活动,共计售出50余万元的农产品。同时对接浙大农业项目,推动学校在当地出资建设1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自动控制的智慧农业体验区,发展作物种植、采摘、参观等游客体验业务,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旅游。
据悉,去年新宅镇仅高山蔬菜便实现收入30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400元。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