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磐安   正文

“浙中第一峰”农户同心求富

2021-10-20 14:26:54

来源: 无

作者: 董超毅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30日消息 记者 冯俊江 通讯员 傅利刚

  前两天,磐安县委组织部、仁川镇党委相关负责人带队登上青梅尖,在黄檀林场召集该镇天网片山区天龙、天马、天山、青梅4个村庄的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一起商讨养猪的事。8月10日,磐安县委书记王志强到该片区调研共同富裕工作时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磐安特色的高海拔偏远山区共富之路。调研结束后,当地干部群众萌生了建立“共享猪圈”的想法:4个村各选取一块地建猪圈,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可自己养殖,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交给结对的农户养殖,收入按比例分成。

  作为磐安县最偏远地带之一,天网片山区地处金华、台州、丽水三地的分界处。全片区4个村庄人口约3000人,最远村庄距离镇政府约需45分钟车程,最近的村庄距离镇政府也要15分钟车程。该片区有海拔1314米的“浙中第一峰”青梅尖。

  近日,青梅尖十分热闹,翻转的大风车、秀美的景色,吸引大批游客来游玩。在全县“生态富县、生态富民”的战略背景下,青梅尖经过不断提升改造,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周边村庄通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焕发活力,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7月底,浙江省公布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6大领域28个试点名单,磐安被列为缩小收入差距领域试点。作为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帮助山区群众增收是磐安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青梅尖的4个高山远村实施“连村成片、抱团攻坚、共同发展”。

风景变“钱”景

  青梅尖高山游的火热,首先带旺了青梅村的18家农家乐。

  这段时间,山头侬农家乐业主徐秀忠忙得不可开交,来吃饭住宿的客人络绎不绝。“菜自家种,我负责烧,妻子和亲戚帮忙招待。家门口能赚到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徐秀忠说,他家共有23间房,每逢周末就爆满,最多时一天营收过万元。

  53岁的徐秀忠是乡村能人,他先前在苏州做小家电批发生意,近几年他看到家乡秀丽的风景常常吸引大批游客来游玩,就回村投资300多万元建了新房。2019年,他放弃小家电批发生意,与妻子一起在老家开办了全村第二家农家乐。“我想家乡风景这么好,游客多,做农家乐生意肯定有前途。”徐秀忠说,农家乐开业后的第一年,他家就有了10多万元收入,现在年收入已有20多万元。

  青梅村由滚涛和半坑两个村合并而成,有200多户500多人,过去村民们靠种药材、卖毛竹为生。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村民们种药材、卖毛竹不仅没赚到什么钱,还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2018年,青梅村党员干部带头,积极整治村庄环境,创建了全县首批“十美村”。之后,村里不断推进新农村改造,鼓励年轻人返乡发展农家乐,同时修复文化礼堂、栈道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镇级层面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资500多万元在青梅村建设油茶基地,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滚涛自然村周围还栽种了万棵山楂树,打响了“爱情小山村”旅游招牌。

  “风景变‘钱’景只是开始。”青梅村党支部书记郑庆中说,接下来村里还要配套建设一批文旅项目,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想来玩、想留下来,鼓励更多村民发展农家乐,实现共同致富。

  眼下,青梅村投资30多万元新建的栈道即将完工,该栈道将串联起村中的大龙潭景点,丰富旅游体验。村庄还在谋划红色旅游线路,围绕青梅尖打造雪景摄影基地、户外露营基地,进一步拓宽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并一同带动天马村等周边村庄的产业发展。

从单干到抱团

  因地理位置不够优越、交通不够便利,天网片山区的青山绿水好空气一度“养在深闺无人知晓”。近几年,青梅尖露营、高山度假等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天网片山区渐渐成为游客们登山、避暑的胜地。

  以往,青梅尖附近各个村庄各顾各的,有的发展农家乐,有的发展高档民宿,装修、价格标准基本由村民自己定。随着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村民们发现,抱团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与青梅村相隔10公里的天马村平象自然村近来热闹非凡。“我们村地势高、凉快,夏天来避暑的游客很多。”忆时光小院农家乐业主曹玲玲说,7月以来,她家民宿的27个房间常常爆满,单天营业额常达六七千元。

  36岁的曹玲玲是平象自然村人,她外嫁杭州后,一直从事纸箱包装行业。出于对家乡的热爱,2019年7月,她回乡租下原天网乡乡政府的闲置房,花200多万元进行翻修改造,创办了农家乐,自去年开始营业以来,已有近30万元收入。

  受曹玲玲影响,当地许多年轻人纷纷回乡开办农家乐。短短几个月,仅平象自然村农家乐就从最初的4家增至现在的8家。

  高山旅游走热,农家乐越办越多,本村农家乐之间以及本村与邻村农家乐的竞争随之加剧。“如何尽可能留住客人,又避免各农家乐互相压价引发恶性竞争?”镇村干部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今年开始,天马村和天山村自发建立了云顶天网党建联盟群,着力打通两村农家乐之间的壁垒,统一住宿和餐饮价格,对游客进行跨农家乐或跨村调剂。“以往大单我们都不敢接,怕客人来了接待不了。现在有了党建联盟后,我将资源在微信群里共享,把无法接待的客人分流到其他农家乐,实现双方或多方互利共赢。”曹玲玲说。

  同时,仁川镇也在积极行动,成立了共富天网专班,由镇干部进行管理调配,整合全镇高海拔偏远山区农家乐资源,建立统一的农家乐评价体系。在新模式下,党建联盟每季度统一组织对区域范围内的农家乐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整体环境、服务质量、顾客评价等,根据打分结果将农家乐分为3个等级,最优等级的农家乐可给予奖励,并及时向外公布,激励业主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农家乐抱团,形成强强联合或强弱互补,避免内部竞争,使农家乐都能良性发展。”天马村党支部书记曹安芳说,大家一起制定详细措施,鼓励农家乐增设土特产销售平台,倡导村民到本地农家乐就业,增加百姓收入,通过民富带动村富。

齐心奔共富

  青梅尖4个高山远村,已成为磐安县探索高海拔偏远山区共富之路的试验田。

  4个村庄中,天山村近年来发展最快。其下辖的西产自然村是天山村3个自然村中的大村,共有农家乐13家,其村口还在规划建设高端民宿集聚区。大村农家乐的发展让小村村民看到了创业的美好前景,西产村已相继带动两个自然村开办了5家农家乐。

  “人心齐,齐共富。”天山村党支部书记羊宝曾获评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省“兴村治社名师”,他主动放弃外面的事业,返乡带领村民创业。他说:“产业发展需要多方扶持,由县、镇、村各级发起的‘共享猪圈’、共富物业楼等项目,将帮助村民们增收和村庄发展。”

  齐心发展的制度、组织保障,县、镇两级已在统一谋划和部署。

  天网片山区村庄相对分散,即使是同一个行政村的几个自然村距离也较远,地域上的分散导致党员干部管理较松散,村与村之间缺乏主心骨,难以实现组织上的连接。为解决这一问题,仁川镇按照“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原则,成立仁川镇天网党总支委员会。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促进旅游、农业资源共享互补;县级层面由组织部牵头,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妇联、团委、交通运输局等单位为党建联盟提供服务支持。后期将创造便利条件,力促天网片山区优秀人才回归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项目发展上,道路拓宽改造、引入直播经济、一个村庄一项运动、高山摄影文化节等都已在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由4个村庄合力出资,建造一座“青梅竹马”共富物业楼,建好后统一招租。同时,发挥现有集体1.7万亩山林和11处集体房产的作用,将闲置的村办公用房、校舍等更新改造后出租,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增加村集体收入。

  按照规划,天网片山区各村今后将依托党建联盟,集聚资源、利益联结,在低收入农户和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交通、旅游、农业、文化、公共配套服务等方面打破发展壁垒,打造成为磐安偏远山区共同富裕的样板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