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6 21:36:52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25日消息 见习记者 俞夏冰 文/摄
叶小燕看着有点瘦小。她领着我回家,刚进家门,丈夫陈伟忠就笑着迎上来,干净整洁的客厅点着一盏暖灯,温馨的氛围有着动人的力量。如果她不说,我们不会知道这个家庭刚遭受过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心齐最重要,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是什么困难,我们一定都能扛过去。”她说。
难以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
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叶小燕与丈夫陈伟忠疲惫地奔波于医院楼道,偶有空闲,他们俩人站在走廊上透过玻璃窗看向外面的世界,忽然觉得正常生活离他们已经非常远。
叶小燕正在翻看丈夫的病例
2015年,陈伟忠开始腰痛并伴随发烧,本来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到医院检查却发现没那么简单。“当时在金华的医院看,医生说他既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也有风湿症状,就是没办法确诊。”叶小燕说,那时丈夫身体上的小关节持续变肿,身体指标全部失常,并时刻承受巨大的疼痛。看着化验单上一个个飙升到极端的数值,叶小燕觉得不可置信。“以前他都很健壮,去医院做检查医生也都说各个器官没问题。”为了减轻丈夫身体上的疼痛,他们辗转于金华各大医院,却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家里的正常生活被未名的疾病击碎,叶小燕翻看着桌子上的一沓化验单,回忆起那段日子,依旧觉得眼睛酸胀,几乎要哭。那时陈伟忠每天都发烧,冷汗一身身地出,几乎把被窝湿透,以往130多斤的壮汉暴瘦到100斤,叶小燕只能每天陪在病床边,心急如焚。
后来他们又转院去了杭州邵逸夫医院,3月到5月,陈伟忠在那里开始重新排查,每天抽好几管血,隔几个小时就要吃退烧药,3个月一共拍了几十张X光片,叶小燕全程陪护。“从头查到尾,因为没有确诊也没办法用药,止痛药从每天一颗吃到每4小时一颗。”关节肿大导致陈伟忠无法行走,叶小燕耐心搀扶,甚至亲自背他上下楼,“都不知道她这个小身板是怎么背动我的。”陈伟忠对于妻子由衷地感谢,最严重时他的膝关节比大腿还粗,叶小燕帮他按摩双腿,不停进行关节活动,“我们有段时间也做过理疗,最起码要保住肌肉。”
身体的极度疼痛与遥遥无期的等待,让陈伟忠表现出悲观,身体营养跟不上却吃不下饭,两个金华籍的护士看不下去劝慰他:“你这样不行的,再怎么难受也要喝点鱼汤。”一到晚上叶小燕夫妻两人相拥含泪,陈伟忠说:“你让我回去吧,我不想死在这里。”但叶小燕听了这话却不放弃,而是去医院对面的商店买了鸡蛋,加点盐,用微波炉做了蛋羹。“其实那蛋羹很难吃,但我丈夫全部都吃完了,吃完他说自己一定会好起来。”
“很想到医院外面走走逛逛,3个多月,我唯一推着他出去过一次,回来就发烧,之后就不敢再去了。”叶小燕坦言,那时自己在医院陪护睡得都是折叠床,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医生来查房,最希望听到的消息就是丈夫的病确诊。隔壁床的病人们往往一周左右就出院,看着来来去去的他们,叶小燕心里很羡慕。
为治病开启“双城生活”
经历3个月的痛苦与波折,陈伟忠的病开始进行正式治疗,这意味着他终于结束长达3个月的住院生涯,可以回家用药,于是夫妻二人开始了金华、杭州两头跑的“双城生活”。
“挂号、打车我都做出经验来了,时间也掐得很好,基本上上午去杭州,下午就能回金华。”以往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叶小燕为了更快捷地为丈夫挂号取药,学会了使用最新款的软件。“2015年杭州跟金华的医保系统还没联通,化验单、住院单都要整理好。”那时她与丈夫一起,往返于相距100余公里的两地。带着一个病人让她变得嘴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需要沿途的司机、保安、护士、群众给予帮助,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好人,真的十分感谢他们。”
那时他们的儿子在读高中,备战高考正是紧张的时刻,每周他自己回家,爸妈往往不在,他就自己从妈妈存钱地点拿点生活费,自己休息一下又重新回学校,“两三个星期不见面是很常见的事。”叶小燕心里对儿子充满愧疚,“但儿子也总是安慰我,告诉我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爸爸一定能好起来。”
更换生物制剂出现不良反应
“这个牌子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率是万分之五。”2015年最难熬的那3个月后,陈伟忠的病情得到稳定。2018年,有些效果好的生物制剂开始有了大病医保的优惠,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开始使用那种生物制剂。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在了他的身上,而这个不良反应就是更让人闻之生畏的肺结核。
2018年春节期间,陈伟忠的肺结核在医院得到确诊,同时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又重新袭来。“坏了坏了,天都塌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着医院里丈夫睡过的床被里里外外严格杀毒,叶小燕心里很急,还为家人们准备了红外线杀毒灯,她自己又重新陪丈夫回到医院,晚上睡在医院的折叠床上感慨万千,“那时感觉很艰难,但我不怕。”叶小燕说。
祸不单行,几乎同一时间时间,陈伟忠的父亲也因患有肺气肿也在住院,还得靠吸氧气缓解缺氧症状,“我住在8楼风湿病科,爸爸就住在隔壁幢,小燕就在两幢楼之间跑。”陈伟忠说,自己爸爸生前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因为她做事很周到细致,从不会让长辈担心,看她来回忙碌,爸爸会叫她少跑几趟。面对困境,一家人没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奉献、体谅、感谢。
2018年,叶小燕儿子已经顺利完成高考在哈尔滨上大学,春节回家,他直接从高铁站直接拉着行李去了医院,“他就在病房的地上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拿出一些给家人带的特产,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很感动,儿子好像长大了。”叶小燕说。临近过年,家里没人操持,儿子主动提出帮叶小燕顶班3天,那时他正准备考研,就一边看英语书,一边照顾爸爸,“他在医院陪我的那几天,还会帮我洗澡,非常细致,问我水温烫不烫,洗得舒不舒服。”陈伟忠说起自己的小孩话闸一下子就打开了,这几年,儿子越来越多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体贴,让夫妻二人都大受感动。“人家都说我命很好的,主要是老婆好、儿子好。”他表示自己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就是这种家人支撑起的强大信念,让他一次又一次对自己说一定要好起来。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和睦的家庭对内抗住压力,处理好家人之间的感情,对外更是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叶小燕全家人都一直认为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得知消息,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忙。多年来,他们与邻居相互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人缘,赢得了良好口碑。
此外叶小燕还热心公益事业,支持配合社区工作。周六志愿者活动,只要丈夫不住院,叶小燕都会积极参加。
“家和万事兴”,叶小燕一家人用实际行动总结出: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所带来的幸福真谛。 一路上的坚持与相互鼓励,终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生活给了这个家庭一个重击,但这家人在现实面前体现出了无比的勇气,他们浑身散发着无比的正能量与美好的光,他们还生活以一个拥抱,用强大亲情战胜了一切。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一种幸运,所以叶小燕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也努力让他人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