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13:27:58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28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周垚/文 吴潮宏/摄
故乡是什么?对在外拼闯的乡贤来说,故乡永远是最温暖、最牵挂的地方。
近年来,婺城区委统战部把“回归经济”作为婺城图强的重要抓手,通过乡贤回归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在外乡贤回归家乡投资创业。其中,方小英就是代表之一。
开幼儿园,办职高,成立文旅公司,修缮双龙宾馆……如今已是68岁高龄的方小英,依旧活跃在第一线,以拳拳之心回报社会,助力婺城“双城”战略迭代升级,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燃烧余热。
方小英是婺城区罗店镇洞前村人。村口不远,就是国家AAAA级景区双龙洞。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养成了她勤奋肯吃苦的精神。
1972年参加工作后,方小英先后就职于北山林场、双龙电站、金华县水利局。活络的思维加上勤勉的性格,她的工作屡屡得到领导肯定。当时,国有企业改制之风劲吹大江南北,40岁出头的方小英也瞄准了这一机遇。2002年她内退之后,她就凑上朋友一起,下海经商。
“那时候,江西的一个水泥厂准备拿来拍卖。”方小英说,她果断买下了水泥厂,并以浙江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理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不仅落实了工人的就业问题,一年后,濒临破产的水泥厂也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在方小英的运筹帷幄下,水泥厂在第二年就新建了年产60万吨的新生产线,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几年后,她又赶上房地产行业的春风,开启了“水泥+房地产”的集团化发展,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之后,方小英还前往湖南。除了开发房地产项目,她还把金华先进的河堤修建方式带到了湖南,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在异乡商海拼搏多年,方小英成了当地的商界精英。但在她心里,最想念的还是故乡风和云、人和事。
2006年,金华市政府举办“在外投资企业故乡行”活动,鼓励在外投资的金华人回故乡创业。方小英参加活动后,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我是婺城人,得为家乡发展做点事情,”于是,那一年,方小英回到金华,投资教育事业,办起了蒲公英(金华)国际艺术幼稚园。
“婺剧作为金华的地方戏,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不能把婺剧引进到幼稚园来,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婺剧呢?”方小英有了这想法后,立即行动,与金华婺剧团达成合作,成立了浙江婺剧团少儿戏曲培训基地,邀请陈美兰、朱元昊等知名婺剧演员作为幼儿园的婺剧顾问,让孩子可以从小接触婺剧、学习婺剧、传承婺剧。
从此,婺剧之花在这所幼稚园内绽放。凭借着独特的艺术教育以及婺剧教育,幼儿园从一开始的25名学生发展成了四个园区,1200余名学生的金华人家喻户晓的幼儿园。这些年来,幼儿园的孩子频频参加各种演出并屡屡获奖,每年到北京、维也纳参加演出,向世人展示婺城文化,成了固定节目。
2019年,心系婺城教育事业的方小英,又斥资数亿元,在婺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稼实中等职业学校。
“现在都是9年义务教育,读你的职校却还要收费,能开得起来么?”方小英用实际行动回应质疑声,把孔孟之道融入教学,通过专业管理和特色课程,如今入学人数达到1100多人。
“为家乡做点事,教育是最好的事业。”方小英说。
“我从金华北山一路走来,北山哺育了我,我能为它做点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方小英内心深处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2019年,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修缮开发双龙宾馆。
双龙宾馆建成于1959年,因年久失修已无法营业。“双龙宾馆就在家门口,小时候看电影我们拿着板凳,都去那里看。”方小英说,双龙宾馆就是她小时候家乡的记忆,是她的乡愁。后来她长大了,宾馆却被人遗忘在了北山的树林中。
几年前,当她再一次来到宾馆,看到满目苍夷房屋,她既惋惜又悲痛。恰好,市机关事务局通过公开招租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启动双龙宾馆修复改造,方小英联合金华市若缺房地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与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开启了修缮开发双龙宾馆的事业。
修缮与开发历时2年半,共投入7000多万元。方小英花大力气保留建筑“原汁原味”,同时又对客房重新设计改造,融入现代元素,把双龙宾馆重新开发成为金华山旅游景区极富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在开发的同时,方小英也不忘为北山特色农产品搭建平台,为附近20多个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今年6月,双龙宾馆更名为“远方·双龙宾馆”试营业。“‘十一’期间,宾馆客满为患,房间已经订到十二月份了。”方小英脸上,满是改造成功后的喜悦,也洋溢着对故乡深沉的爱意。
已近古稀方小英,如今完全剥离了在外业务,全身心回到婺城,助力当地高质量发展。她为婺城发展不遗余力地奔波着:今年,罗店镇成立乡贤联谊总会,她被选为第一任会长。这些日子以来,大到乡贤馆打造,小到会标会章的制作,她事无巨细地忙碌着。
“我们正筹划打造八婺文化园,进一步传承展示婺城文化,让在外婺城人回到罗店就有‘家’的感觉,更要通过此平台,为家长发展搭桥建路,为共同富裕贡献乡贤力量。”方小英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