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21:56:25
来源: 无
金华新闻客户端11月11日消息 见习记者 俞夏冰 文/摄
“红军挺进师曾在这里驻军,国民党将领王铁汉也曾经在这里住过。”浙江省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上堰头村几乎所有村民都知道这些不起眼的老祠堂有着不一般的历史。
村落西侧的义德堂基隆厅现在还保有一角残垣断壁,高于地面约半米的青石地基还存有大祠堂当初的庄严大气。据村里人介绍最初这个建筑占地五百平方米,上个世纪20年代以前都是村民居所,后来世事变迁,这里临街一侧曾被画上孙中山大画像,当做宣传站点,后来也被当作抗战军官培训学校,1935年,红军挺进师也曾在此驻军。当时粟裕率400余人,在汤溪活动,就曾在上堰头村驻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宣传红军政策,在汤溪县银坑等地除掉一批地主恶霸,并袭击汤溪县城。几百人就整齐睡在这所祠堂的青石板地上。
“当时村民们用方言,以讹传讹,说是‘红巾’来了,以为是来攻打村子,四处逃窜,后来才知道是红军来了,大家才安心下来,带着家当回到家里。”从至今还流传在这个村子的小故事中,我们也还能窥见当初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
村落北侧的二门头仅是一扇两开的灰色木门,里面就曾住过国民党军四十九军七十九师将领王铁汉。1942年,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军军部移驻汤溪,预备第五师和第一〇五师也移驻汤溪一带。5月 26日,日军大城护师团侵占汤溪县城,27日,进入汤溪西南地区与国军激战。王铁汉率领守军坚决抵抗。经过五昼夜激战,给敌人以很大杀伤,敌人发动数次进攻仍无效果,最后使用毒气。
据当地人描述,位于该村南侧的名为塔石背的小山包,就是其中一处抗战阵地,以往清晰可见的军事防御、战斗痕迹目前或是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遮挡,或是被时光冲刷不见。该地区周边还零星有细菌毒气的受害者幸存,他们与这些老房子一起见证着艰辛历史,带给后人以奋进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