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兰溪   正文

​这条乡村振兴之路,很有兰溪味儿

2021-11-11 16:40:30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童阗韬

  记者 俞萍 通讯员 王寅锋

  近年来,兰溪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农旅融合赋能、基层治理提效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打造彰显兰溪特色的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兴农不脱农,特色农业甜了心头。9月21日,村民严纯溪收到一笔来自绍兴客户的5000元订金,锁定了他家2000捆甘蔗(每捆10根)。他种了20多年甘蔗,靠这份“甜蜜事业”,他们家从一间平房变成三间四层洋房。汇潭果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常青介绍,前些年,一到10月初,就有外地采购商驻守村民家中“抢货”,“这两年驻村客商少了,但生意一点没少。村民拿着手机到田里拍视频和照片发过去,对方就把订金打来了。”

  汇潭是兰溪甘蔗主产区,种植规模达5000多亩,年产值8000余万元,全村500多户农户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甘蔗,其中规模种植户占1/3以上,衍生产品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近年来,兰溪市以“四水共盛”为核心,围绕品牌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把产业发展落到促民增收上来。汇潭甘蔗、兰江蟹、兰溪杨梅等6大品类先后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兰溪也成为我省拥有地标农产品最多的县市之一,并实现从科学种植、养殖到产品深加工再到文化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杨梅、枇杷两大特色水果种植面积9.2万亩,年产值约4.8亿元;兰江蟹养殖面积约5000亩,今年产量达280吨……

  人在景区住,农旅融合有了奔头。中国美院设计的游客中心、开元公司运营的森系酒店、百余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谁能想到,这样的配置会出现在一个曾经的省定经济薄弱村。黄店镇王家村党支部书记卢惠良介绍,该村锚定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按照“村集体+酒店管理人+旅行社+农户”的模式,去年村集体增收3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间净增1万元。

  在游埠镇洋港村,数字房、乡创房、崇学房、协商房……以“未来乡村·多彩洋港”为主题的“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应用场景建设,完全颠覆了村民心目中“农村”的概念。

  近年来,兰溪大力推进农旅融合项目,加速打造 “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全域大美格局。百凤林村利用山地资源打响越野卡丁车旅游招牌,五个杨梅主产村联合打造“精品杨梅风情园”……据统计,1—9月,兰溪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共228万余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23亿元。

  人人来共建,共生发展活了想头。冯水根是诸葛村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带着古建修缮队维护修缮村里的古建筑。2000年古商业街改造时,他们一年就修缮了七八十幢老房子。依托古建筑群落和诸葛家族文化,诸葛村开创了“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的古村落保护利用模式。目前,该村有民宿20余家,农副产品、旅游商品店铺40多家,饭店小吃20多家,带动村民直接从事旅游业400多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多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

  在诸葛村模式带动下,夏李村(李渔故里)、游埠古镇(郎静山故里)、渡渎村(章懋故里)、女埠古镇、芝堰古村等,一个个历史古村落焕颜重生。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兰溪注重引导群众成为主体力量,在全国创新设立“村务协商委员会”,将在外乡贤、优秀青年、致富能人等各方精英人士吸收到协商队伍中来。目前兰溪327个村全部成立村务协商委员会,共有委员4743人。王家村蜕变、“游埠小馆”回归、“白露·塘里居”高端民宿落地……乡村振兴的“人才合力”正在形成。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