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08:37:13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25日消息 记者 袁丁
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是大年三十的那顿年夜饭。无论是起早出门买最新鲜的肉菜,还是备菜、烹煮到黄昏,都透出一种热热闹闹忙活到晚上的仪式感。这顿一家老小的团圆聚餐,不仅饱含着家人满满的爱意,更是对未来一年吉祥顺意的期许。
东坡肉
年夜饭的餐桌上离不开猪肉,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焖煮而成的东坡肉就是其中的上品,搭配仙桥圆馒头,是金华人团圆宴上的标配。做的过程中不放一点水,成品色如玛瑙,口感肥而不腻,软而不烂,最能体现孔夫子说过“割不正不食”。(于蕙蕙)
金华名菜“金银蹄”
老金华人逢年过节,都忘不了烧制一道金华菜系中的名菜——味道独特且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金银蹄”。
“金银蹄”的具体做法是:取喻为金蹄的金华火腿蹄,喻为银蹄的金华“两头乌”蹄各一只,先将两蹄断成若干段,再放入锅里焯水除渍,洗清后,将金蹄先放入高压锅里烧十五分钟,然后再将银蹄放入锅内,加适量料酒和少许茴香,加盖继续烧二十分钟左右,高压锅冷却后即可盛盘上桌食用。根据各人嗜好,也可在盛盘后的金銀蹄上洒些葱花和胡椒。
(程肇荣 张鍾亮)
豆腐
我们兰溪农家为了欢度春节,从腊月二十始,就忙碌起来了,最紧要是做豆腐、烘豆腐干。过年时,豆腐不仅自家食用,许多亲戚朋友要送,也是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杜学贵)
年夜饭
年夜饭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情结,不少人千万里都要赶回家,图的就是一家人能团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上一顿年夜饭。因为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既团聚了年末,又共迎了岁首,有着特别的意义。
正由于年夜饭承载了这么多情感在里面,准备起来就来不得半点马虎。首先在盘数上要吉祥,要凑成双数,一般是十二盘,或是十六、十八,甚至更多,这符合好事成双的说法。其次在菜肴选择上,也不是所有菜肴都能端上桌的,是要讲究讨彩头的。在这里不妨罗列几种,合着年年有余的说法,一条全鱼是不可少的。在以往,生产队里过年抓年鱼、分年鱼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当然最快乐的则是穿梭其中的孩子。毛芋因为也沾有这层意思,所以成为必备菜。青菜则符合清清洁洁的意思,大肠则是“长有”。
除了菜肴准备颇费心思外,这一天场景的布置也是很花神气的。在这一天,再节约的人也要将家中所有的灯打开,并在每一间房间点上红蜡烛;桌上的筷子要用红漆筷子;桌下则要根据人数备好火盆,即使是天不冷,这份暖意还是要准备的。
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往往菜肴等都已准备就绪,一家人就要开始梳洗并换上新年衣。待穿戴完毕,家中长辈会用早早准备好的草纸擦擦小孩的嘴巴,这叫擦鸡屁股。这样做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是提醒孩子今晚可别乱说话呢;第二层的意思则是即使说出来,也是从“鸡屁股”说出来的,就没什么大顾忌了。这一做法是与堂前墙壁所张贴着的“童言无忌”是相呼应的。
在一家人按照长幼顺序坐定后,年夜饭还是不能开始的,必须等到长者说开始吧,这时大家才可以动筷。吃菜也不能和平时一样随便吃,顺序大有讲究。往往是家中男主人首先夹起一个素包:吃个铜钱包,来年赚大钞票。女主人随后夹起青菜:清清洁洁。男主人接着夹起大肠:长长有啊。大家稍稍喝上点酒或饮料,女主人就会端来馒头和糖糕,接着马上上的是米饭。吃上几口,男主人就会讲:存到明年吃。这时大家都会如同留声机般:存到明年吃嗷。男主人就马上站起身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门前放了。至此整个年夜饭的仪式算结束了。存到明年吃的饭菜是被搬到厨房里,那时就可以放开肚子吃了,当然除了那条全鱼。(肖风)
马蹄炒虾仁
年夜饭上荤菜多,我以马蹄为主料,配上虾仁、西芹、年糕片、鸭蛋(先打散做成蛋饼切片备用)等,出锅前勾一水淀粉做芡,俨然一副春日多彩的明目美景,好看又好吃。(田贞郡)
蛋饺
蛋饺是我小时候每逢过年都要做的一道菜,也是我家过年的味道。那时围着煤炉要做好几个小时呢!拿一个汤勺在肥肉上蹭一蹭,一勺蛋液一转,然后放入肉园子,蛋皮合上就做成蛋饺了。(葛梅玲)
五香鱼
小时候每到过年,妈妈都会做五香鱼,对我来说,这道菜除了年菜,更是满满的回忆。把鱼炸熟后捞出,放入盛有五香粉和辣椒酱的盆里搅匀,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闲食。
沿袭未变的除夕夜
“岁岁除夕,今又除夕”,我们兰溪人的年夜饭是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年夜饭桌上,一定要凑足十大碗丰盛佳肴,即“十全十美”,还要摆上家酿的缸米黄。
晚辈们上桌吃年夜饭,长辈早早就有吩咐:第一碗先要吃青菜,保佑一年到头全家大小清清洁洁、幸福安康;接着吃年糕,预祝新年家庭收入、生活一年高一年;然后长辈把鱼夹到晚辈碗里,一家人吃了鱼,年年有余;最后是吃五脏,猪肠表示“常有”,猪肚表示“都有”。有鸡有猪肉,预祝新年六畜兴旺,鸡鸭成群。
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长辈吩咐晚辈每碗饭菜要多盛些,吃不完剩下,以示年年吉庆有余。
除夕晚上,以往堂前、灶前通宵点上蜡烛或油灯,现在家中所有房间都不关灯。家家通宵达旦,老少围坐炉旁“守岁”,一边喝茶,吃糖果、糕点,一边谈论国事家事,共叙天伦。
城乡迎接新年习俗略不同,农村更为隆重。农家要把八仙桌抬到大门口,桌端放香炉、蜡烛台,桌上放彩羹(俗称彩汤,意寓新年彩头)、新年饭、年糕、糕点、糖果、瓜子等物品,上面盖上红纸剪成的讨彩图案或吉祥文字,桌中央还摆放10只小瓷杯,盛酒,10双红色筷子。在灶房,摆放彩羹、新年饭,换插新烛,上香、 烧纸、跪拜,把灶神接回家,保佑新年一家平平安安。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杜学贵)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