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6:15:31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23日消息 记者 周轩 通讯员 徐益丰
3月21日,交通运输部对“十三五”期间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验收结果进行公示,金华等13个城市拟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三年磨一剑,如今,我市已基本形成更畅通、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公共交通体系。

“公交都市”具有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比例、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多元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高效的城市交通综合管理。自创建公交都市以来,金华在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将为沿线居民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打造“1小时交通圈”。辆辆公交穿行于大街小巷,道道通途延伸至千家万户,公交场站设施不断完善,新建道路越发宽敞,已基本形成“一环、两横、三纵”的城市公交走廊。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

“现在出门基本都坐公交,方便又快,家附近就好几个站点,也不怕赶不上车。”28路公交车上,姜阿姨笑着说。周六的公交车上有些拥挤,同行的还有附近社区的几个老人,他们约好了一起去西市街逛上一逛。“现在坐公交方便得很,都不用公交卡,直接手机一滴就好了,用金华行App还会有优惠。”同车的高中生叽叽喳喳笑作一团,车内外都弥漫着和谐而欢快的氛围。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建设改造乡镇运输服务站81个,改造港湾式停靠站1681个,实现了2836个行政村100%通公交,有力解决了过往城乡之间来往不便的难题,满足群众的差异化出行需求。通过对服务模式的不断提档升级,首创全国“地铁巴士”服务,“守护驿站温暖回家”项目,成功救助走失者185人,该项举措成为全国两会、省市政协的关注焦点,在第五届金华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

此外,多部门联合还从道路畅通、秩序整治、公交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合力保障市民的日常出行。目前,金华共优化公交线路40条,新增公交线路18条,平均每年优化或新增线路14条以上,至2021年,公交车辆总数已达到1325标台,万人拥有率为13.3标台;新改建10处公交场站设施,新建道路3条,立体化节点改造3处。先后开通金华至兰溪、义乌、武义的城际BRT公交线路,开通市区BRT线路7条,基本形成了一横一纵两延伸三城际快速公交网络体系。
金华市公众交通总体评价满意度从62%上升至96.9%;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也从91.5%提升至96.9%;公交分担率从18.3%增长到25.2%。另外,金华公交营运线路共计185条,与2015年79条相比增长134.2%。公交线网长度1773.3km,与2015年相比增长23%。

同时,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发展的“牛鼻子”,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使得多元化、多方面的公交系统逐渐成为全市的金字招牌。全国首个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乘车的示范公交、全省率先发布绿色出行码……金华交通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加强研发能力,屡屡摘得“首创”佳绩,在这背后,是金华公共交通建设的技术大升级、难点大攻关、服务大提升,接轨公交都市建设的高要求、高标准,全面推广应用智能调度系统,开发“一码通”绿色出行小程序,打造群众的智慧出行、低碳出行,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示范样板。
除了在智慧化公交系统上猛下苦功,金华市治堵办还另辟蹊径,从人文和温情方面入手,实时打造人文公交、温情公交,加深与群众之间的往来沟通,实现从物质向精神方面的深度转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