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正文

精准“反诈”指令,为“全民共富”保驾护航

2022-04-13 14:16:5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黄雪芬

  金华新客户端4月13日消息 通讯员 胡筱俊 王紫微

  2021年9月,永康市公安局聚焦基层反诈劝阻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率先成立攻坚团队,研发出“网格+警格+群众”全民联动的反诈预警劝阻平台(简称“网格通”),并于今年2月初投入试运行。“网格通”的研发和运行,是永康市公安局将反诈劝阻工作延伸至“最后一米”的有效实践,这加快推进了全民防诈骗“走心”提升工程建设,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永康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保驾护航。

  打破部门藩篱,实现“警”“网”互通

  作为永康市公安局较早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安大脑”建设项目之一,“网格通”由公安大数据分析研判得出的预警指令直接分配给各乡镇基层网格员。网格员对分配到的人员进行上门劝阻,并通过平台直接反馈劝阻情况。此举打破了政府各部门间沟通协作的藩篱,实现了“警格”与“网格”在反诈劝阻工作中的互联互通。

  4月10日,预警指令显示辖区东城街道杨某疑似被冒充客服诈骗。随即,民警通过“网格通”直接将劝阻指令下发给东城街道网格员。网格员收到指令后,立即赶到杨某家。此时,杨某正躲在卫生间内与诈骗分子进行视频通话,当诈骗分子见到视频中出现其他人后,不等资金到手,就立即挂断了视频通话。

  “网格通”将原先主要由派出所负责的预警劝阻任务按紧急程度,精准分解至辖区的派出所或网格员。这一方面减轻了辖区民警反诈劝阻的工作压力,提升了上门劝阻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网格员对责任范围内的环境与人口较为熟悉,与群众的联系更为密切,反诈劝阻工作也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通过‘网格通’,我们第一时间就可了解到辖区内最新或多发的诈骗类型。” 网格员应美双介绍,这种下发指令模式,明确了重点宣传对象,便于他们进行针对性劝阻和反诈宣传。

  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劝阻成效

  “已见面劝阻,当事人没有被骗,其手机未下载涉诈软件,已对其进行反诈宣传。” 4月9日,永康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民警徐霖斌正在辖区走访时,他的手机收到了“辖区杜某疑似被冒充老板诈骗”的预警指令。徐霖斌立即一边电话联系当事人小杜,一边赶往她的所在地,及时阻止转账。

  完成预警后,徐霖斌并不用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描述劝阻情况,而是直接使用手机打开浙政钉,在该平台上进行反馈,这也是“网格通”这个“小平台”带来的“大便利”。

  “网格通”通过浙政钉手机端“一键分配任务”,简化劝阻指令下发流程,改变以往预警人员必须在电脑面前接收、反馈指令的模式,实现工作人员拿着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开展工作,避免了指令遗漏,超时、耗时反馈等待预警等情况出现。通过对劝阻业务流程的重塑,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提高了反诈劝阻的时效性。

  2月以来,“网格通”共下发预警指令共39663条,指令反馈率100%。其中,指令见面劝阻率较平台试运行之前提高了20%,见面后劝阻成功率达98%以上,劝阻金额已达200万余元。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