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正文

我的管控日记②|不是孤岛,温暖彼此!5个月大的女儿,经历了2次核酸检测

2022-04-19 00:45:44

来源: 无

作者: 蔡文洁

2693aff00cdb69c4618b7b927a1b9ce0.png


□无人之境

  如果有一天,疫情突然降临,我被管控在家,该怎么办?在此之前,哪怕网上有很多邻近外省(市)疫情的相关报道,我也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直到昨天……


  4月15日,金华市区启动新冠肺炎疫情II级应急响应。16日,金华经济开发区发布“三区”调整通告,我所在的三路口社区奥克斯中央御府小区8栋被调整为管控区。


  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让我与家人有些懵。目前封控区、管控区内的情况如何?日常生活如何保障?我将以第一视角日更“管控日记”,记录下管控区内的点滴——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已经做完核酸采样,这是我们四天来做的第4次核酸。很难想象,明天将满五个月的女儿,已经经历了2次核酸检测。


  因为女儿年龄尚幼,“大白”和志愿者为我们提供了“优先服务”,同样也要感谢邻居们的照顾与体谅。这时,之前准备的婴儿口罩这两天也派上了用场。做完核酸采样的女儿,嗓子时不时会有些轻微咳喘,经历了2次采样,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她喉咙的不适。作为父亲,真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


抱着女儿去做核酸检测,口罩还是太大遮住了眼睛


  说起来,在家隔离的日子本该睡得很好,但几天来我一直睡得不安稳。清早醒来浏览新闻,婺城、金东、金华开发区、东阳各地仍有新增,数字一直在跳动。庆幸的是,我所在的小区一名阳性确诊之后没有新增,一切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历经50多小时的管控,我也有不少此前从未有过的感慨……

开始反思,什么才是“必需品”?

  家中余粮还剩多少?想必这是疫情当下每个人最为关心的,特别是身处管控区的人。


  幸运的是,这两天除每天固定的核酸检测之外,小区仍在正常运转。虽然隔离墙外行走的人变少了,但疫情并没有影响墙内墙外居民的基本生活。


17日下午,在社区和保安的帮助下物资已经能抵达单元楼电梯


  2单元差点断粮的邻居,17日中午在保安和志愿者的接力下,在单元楼下拿到了新鲜的水果、蔬菜等物资。


  从当天下午开始,社区志愿者开始陆续加入8栋业主群,向我们介绍定制物资集中采购规则,邻居们开始在微信群里接龙团购物资。我拿出手机问母亲,需要采购点啥,她嘟囔着不用买。我不用去厨房也知道,平日里钟爱囤货的她,已经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街道社区准备开始配送半价物资


  隔离的两天时间里,我不止一次听到家人的唠叨:“之前买那么多鞋子衣服、化妆品,现在看来真没啥用,不如蔬菜水果实在……”


  或许,这也让我们对一直以来的想法产生质疑和动摇。究竟什么才是“必需品”?我和妻子都是“花钱如流水”的人,在特殊期间,思想终于达成了共识。

管控区不是孤岛,力所能及地温暖彼此


  疫情期间,我也被家人和亲友的爱包围。


  足不出户的两天,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先后到来。他们在微信上叮嘱我们做好防护,教我们如何买菜,还发来了科普视频……


女儿在奶奶怀里安静地睡着了

  

  事实上,昨天一早,我还曾担心地向好友吐槽“管控区是一座孤岛”;短短24小时不到,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并不是”。


单元楼一封,同一栋楼的居民有些烦闷,但好在大家心态都不错。吃成了头等大事,彼此交流着囤货心得,有的甚至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几天的食谱;也有身处外地的住户敞开自家大门,力所能及地援助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对我来说感触颇深。

邻居间或许彼此素未谋面,但言语间充满了温暖


朋友圈见闻,我们的城市正在努力


昨天深夜,我刷到了一个视频,本地自媒体号深夜航拍了婺城区政府和公安局大楼灯火辉煌的场景。在相距不远的婺城区白龙桥镇,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


这一盏盏灯背后,也是一个个家庭。每个人的艰难与不易,都被放大。离得近了,才让人看得更清楚,感受得更真切。我们没有理由不心存感恩。


写到此处,妻子抬头告诉我,接下来还有两次核酸。


我想,距离解封的日子,应该近了吧?


雾霾终将散去,春光依旧温暖。


相信这“疫”次,我们的城市一定能渡过难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