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10:10:12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4月16日消息 记者 吴越悦 文/摄
“开花的青菜剃一轮头,两三天还能发点嫩芽掐掐”。4月16日,有同事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家菜地的照片,顿时羡煞旁人,这条微信发出后,立马有圈友在下面留言“炫富了”“有花有树不稀奇,有蔬有果更幸福”。

最近几天,大家见面打招呼的内容都离不开“菜”。记者采访了2位“都市农夫(妇)”,他们不仅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自然作物,更感受到了极大地精神愉悦。

不仅收获食物,也提供了心理支撑
“现在家里种的菠菜、生菜、芹菜、快菜都可以吃,我就昨天去买了一只鸡、一点牛肉,其他蔬菜都不用买。”4月16日,家住婺城区南岸之家小区的朱露依对记者说。
47岁的朱露依家在顶楼,有60多个平方米的露台,她喜欢种花已经20多年,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觉得菜园会带来更大的便利,再加上新房光是院子就有300多平方米,从去年5月份开始,没等住进去,她就在里面种起了菜。

种菜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朱露依特意买了书,还看了很多纪录片,咨询了一些会种菜的朋友。在种菜前,她对整个院子进行翻土,再往里面加一点沙子、椰糠、有机肥等,使土疏松肥沃不易板结。

种菜虫子多怎么办?在做花园前,他们先铺上防草布,再铺上小石子,这样地上就不容易长草。蜗牛、鼻涕虫这一类的软体小动物也基本没有了。他们选择实木的组合花坛,抬高了菜地,这样既漂亮,又干净,不仅虫子少,蔬菜的光照也更多。
他们还利用装修多出来的水管,自己DIY架子。冬天覆膜就是小温室,夏天可以挂遮阳网,还可以做瓜果攀爬架。
以前,朱露依买菜苗都是去小码头,“以前几毛一根,现在要几元一根,涨了不少。”考虑到这个,朱露依自己育苗,她说,就国产的蔬菜种子来说,很多五六元就能买到几百粒。“可以满足两次播种”。

在种的过程中,朱露依还会采用花菜组合的方式种植。“这样对菜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说,花量大,容易引来蝴蝶、蜜蜂授粉,这样一些需要授粉的蔬果,就种在花的旁边,产量会更高。菜比较怕蚜虫,而旱金莲很容易吸引蚜虫,把它跟菜种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菜。

现在,她的菜园里已经种了30多个品种,除了普通的菠菜、萝卜、四季豆、豌豆、黄瓜、茴香、土豆、茄子等,还种了很多进口品种,如五色甜菜、瑞士甜菜、红脉菠菜、粉红芹菜等。“有些菜长得比花都好看,极具观赏价值。”
朱露依除了用鸡粪便、牛粪、羊粪、菜籽饼等有机肥,还会自己沤肥,她用厨余垃圾沤肥已经多年,以前用肥液给花施肥,现在给菜园用。楼上邻居知道他们家用厨余垃圾来沤肥,还会把自家的菜叶瓜皮都给他们。
“这个花园我们自己动手设计。”朱露依说,有了这个菜园后,现在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跟亲朋好友们分享。既健康、环保、又美丽。疫情让人陷入焦虑,而这些可爱的蔬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焦虑,不仅给她提供了食物,也给她提供了足量的心理支撑。

在城市里种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方式
“就在前几天,我还给在北京的妹妹寄了一些菜,光是邮费就要90元!”在永康市的九龙锦湖苑,孔先生跟朱露依一样,不仅一年365天菜能自给自足,还可以赠给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除了寄给北京的妹妹,他还寄到金华、武汉、苏州、南通等地。“生姜我还寄到了河北。”

“现在还有萝卜、包菜、三月青,往年还种了很多生姜。”孔先生现在吃的这些,都是去年种的菜,上个月,他又在自家菜地种下了玉米、四季豆、辣椒、苋菜、空心菜、茄子等,现在已长势喜人。

5年前,孔先生将别墅前的草皮起了,重新换了土,种上了蔬菜。他家的菜地被归至得很整齐,一垄一垄,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因为不想用农药,种菜前,孔先生会选择一些不怕虫的菜种,比如辣椒、茄子、茼蒿、生姜等,夏天的时候不种小青菜,种些萝卜。他还跟记者分享了一些小窍门,比如种植番茄可以每年换个位置种,这样病虫害会少一些。去踏青的时候,可以带回几株野生的荠菜,栽种在地里,一年后,就会有一大片。
要说种菜的过程中有烦恼吗?也是有的,“番茄变红之后,小鸟就会来啄!”
在他家,厨余垃圾也是不会丢弃的,孔先生用来堆肥。在他家有5个密封桶专门用来回收厨余垃圾做堆肥。他自豪于这一套操作,既环保、又让他的泥土松软肥沃、蔬果花草异常茁壮。即使从不用农药,也是每季蔬果丰盛,一家人总是吃不完,还要四处送人。

孔先生会种些新奇的菜,比如塔菜、咖啡菜、冰菜等,都种得很好。但他觉得比较好吃的,还是较为传统的菜种,有些菜虽然名字洋气,但并不一定适合我们这边人的口味。
孔先生说,在城市里种植,不是单纯为了收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关于美、关于对生活的体验、也关于人和自然的相处关系。现在的他,物欲很低而内心富足,生活质量反而更高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