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正文

致敬|浙江好人·“疫”线面孔

2022-05-08 16:51:48

来源: 无

作者: 黄雪芬

image.png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7日消息 记者 洪蕊 赵如芳 姚艳霞 贾振伟 胡哲南 范煜琦


当前,浙江疫情呈现多点、多源、散发、多发特点,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面对疫情,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致敬身边抗疫好人,近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全省开展“浙江好人·‘疫’线面孔”身边好人专题选树,共60例入选,其中金华有6例入选。


01

“谁需要口罩就联系我,免费送”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浙江宁远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厉晓明一直无偿向全国各地的抗疫一线捐赠口罩,截至目前,他已累计捐赠口罩40多万只,价值近百万元。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公开留言:谁需要口罩就联系我,我们免费送。

  2019年,听说许多地方缺口罩,厉晓明买了价值5万元的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捐给永康和金华市区的一些学校、企业。2020年,厉晓明的口罩厂成立,主要生产KN95口罩用于出口,完成订单后,生产出的口罩,基本都被他捐到了抗疫一线。只要接到需要口罩的求助电话,厉晓明都是一口答应。

  “我办这个口罩厂,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2021年底,想回归主业的厉晓明关掉了口罩厂,今年的疫情发生后,他索性把库存的几十万只口罩全都捐了出来,自己又另外买了2万多只,送到了金华抗疫一线。记者 洪蕊


02

“‘疫’线人员那么辛苦

怎么可以赚他们的钱”


  3年来,为了支援各地抗击疫情,郑小纯先后十几次捐赠防疫物资。“国内有疫情,我只捐不卖”“钱可以慢慢赚,但抗疫不能慢慢来”……他那一句句朴实的话,打动了一颗颗柔软的心。

  郑小纯是婺城区帅达工具厂的负责人,工厂主要从事塑料件加工,用于出口。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取消了2000多副CE标准的护目镜出口欧洲的计划,分别捐给武汉和金华本地的医疗机构。

  之后,郑小纯又向西安、绍兴、兰溪等地捐赠15000余副护目镜、12000个防护面屏。今年,为了支援上海抗疫,他三度捐赠。4月15日,婺城区白龙桥出现疫情,厂里已没有物资可以捐赠,郑小纯从温州采购来5000个防护面屏,悉数捐给白龙桥。

  事实上,帅达工具厂规模并不大,租用的厂房占地800多平方米,厂里目前只有十几名工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使用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的都是‘疫’线人员,他们那么辛苦,我怎么可以赚他们的钱?”时至今日,郑小纯初心不改。 (记者 赵如芳


03

曾连续工作了60多个小时

“光头老爸”无怨无悔


  工作中的丁晓龙,就是“拼命三郎”。

  4月25日,义乌市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作为义乌市稠江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丁晓龙马上进入“战时”状态。利用各个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指令分配处理、密接次密接的闭环管控……为了应对这一波疫情,他连续工作了60多个小时。

  自2020年初以来,丁晓龙就一直坚守在“疫”线。由于经常连续加班,精神紧张,身心疲惫,丁晓龙原本乌黑茂密的头发大把大把脱落,不到40岁的他成了女儿口中的“光头老爸”。

  疫情形势严峻时,丁晓龙每天接听上百通电话、处理上万条指令,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好在目前义乌市“三区”范围不断缩小,形势平稳,他能够抓紧时间补觉。当然加班还是有的,即使下班回家,他也会接到很多工作上的电话,只是换个地方办公罢了。

  “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否则我也定不下心。”说起两个女儿,丁晓龙很内疚,因为和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记者 姚艳霞


04

“我只是尽了一名医生该尽的责任”


  “我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个荣誉。”5月6日,得知自己入选“浙江好人·‘疫’线面孔”,婺城区乾西乡卫生院院长张茂秀说,他只是尽了一名医生该尽的责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张茂秀第一时间主动请战,连续60天坚守在乾西集中隔离点位,尽心负责228名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每天24小时坚守在隔离点上,连续几个月不休息。婺城区卫健局强制命令他在家休息一天,他却在卫生院、高速路口等地忙到深夜11点多。

  今年“4·15”疫情发生以来,张茂秀一直奋战在“疫”线,吃住都在办公室,至今还没回过家。5月5日零时,婺城区“三区”解封,但对张茂秀来说,战“疫”远没有结束。近日,他每天带领全院医务人员既要负责全乡社会面核酸检测采样,又要到社区和村里为160多名异地返乡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采样,依旧忙得马不停蹄。记者 贾振伟


05

妻子重病住院、7岁女儿高烧

他依然坚守抗疫一线


  武义县公安局壶山派出所副所长吴军,面对妻子重病住院、7岁女儿持续高烧,却始终坚守抗疫一线。

  “我是副所长,必须与民警一起战斗在一线……”5月6日,还在基层一线忙碌的吴军说。自2021年12月初以来,吴军带队连续战斗在基层抗疫一线,疫情形势严峻时,带队不分昼夜连续抗疫20多天。

  其间,吴军妻子因重病昏迷住进重症监护室,考虑到单位警力有限,如果在这个节骨眼请假,一定会影响到抗疫执勤工作,他只能抽出仅有的休息间隙探望下妻子。“爸爸,你在干吗啊?”每当听到7岁女儿稚嫩的声音,吴军心里感到一阵阵发酸,七尺男儿竟然无言以对。有时候等到休息的时候,吴军会抽空和孩子手机视频聊一会。但是从视频中看到发烧的女儿,明显没有了往日活泼的精神头,吴军感到很内疚。

  吴军只是武义县公安局全体民警在这场战役中的一个缩影,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而是他们知道,只有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才能真正让自己的家人平安。(记者 胡哲南


06

为了群众安居

有时狼狈,却很用心


  1月8日晚,一张有点好笑的照片刷遍了朋友圈: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程翱飞用胶带把话筒缠绕在自己脑袋上,固定在了耳朵旁。1月5日晚,永康出现首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起来。每天数百个排查电话要打,程翱飞恨自己只有一双手,为了边打电话边腾出手来录入电脑信息,才“出此下策”,让同事帮自己搞了这个别致造型。这张照片,第一眼看有点好笑,但再看一眼,却让人红了眼眶。

  金华“4·15”疫情以来,永康也跟着紧张起来。“清村扫楼”,摸查所有住户的信息,成了社区工作的重点。为了打好提前量,除了疫情防控,其他工作也在加班加点进行。压力很大,工作很忙,但程翱飞还是那句话:“群众们安居,就是自己工作最大的收获和意义。”(记者 范煜琦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