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10:33:29
来源: 金华市政协文史资料专辑


人有记忆,城市亦然。城市有了记忆,便有了时间上的坐标而具有纵深感,便有了空间上的参照而具有完整性,循着城市发展进程的脉络,便可感受到一方民风、民俗和民情。
金华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古城婺州曾经有过怎样的记忆?
请随我们一起走进“老金华的记忆”专栏,访德艺双馨的老画家,寻正在湮没的老碎影,集雅俗共赏的老故事,忆独具特色老童戏……探婺州古城的悠久历史和前世今生,品婺州古城的文化印记和人文精神。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有一天下午,金华城外官道边的一块石头上坐着一个年轻人,因为眼睛难受,他一个劲地揩着,当他觉得越揩反而越感到难受时,忽然有人在他背上轻轻拍了两下。
年轻人抬起头来,朦朦胧胧地看见面前站着一个穿道袍的人。只听那人问道:“后生家,看你的双眼好像有病,怎么引起的,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年轻人说:“不瞒你讲,我是个读书人,只因日夜攻读伤了眼力。今日本想到赤松宫圣地游览,想不到走到这里,眼睛一阵疼痛,便什么都看不清楚了。在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何是好啊!"
道长哈哈一笑,说:“不妨不妨,让我给你看看。”说着低头仔细看了年轻人的双眼,吩咐他:“别走开,待我采点草药,给你吃了,定然能好。”说完便上山拔了几株药草,就近到泉水里洗干净,摘下草根放口中嚼烂,用手搓成药丸,又用葫芦舀了泉水,走到年轻人面前,将药丸和葫芦塞进年轻人手中:“后生家,你把药丸用水吞了,不一刻便能重见光明。年轻人点了点头,问道:“请问先生高姓大名,现居何处,若治好我的眼疾,日后定当报答。”这道长又哈哈一笑,说:“你要问我的名字嘛,赤手空拳一道长,松间曾牧石为羊,初列仙班游四海,平日为人消病殃。”说完又道:“我曾在附近山上落脚,不过,现在已是身无定处,你也不一定找得到我了。"
原来,这位道长正是赤松大仙黄初平。他刚才讲的四句话,每句话的头一个字拼起来,正是“赤松初平”。他在金华跟随师父赤松子,一边学道,一边学医,由于赤松子悉心教诲,终使黄初平道术医术两般皆精,为金华一带百姓治伤医病,凡给富人看病,他就收取一定的医金药钱:若穷苦百姓求医求药,他不但分文不要,还有钱币相赠。
因此,附近百姓说起黄初平,没有一个不夸奖的。
再说那年轻人服了黄初平给的药丸,一股清气直透脑门。两眼一眨,睁开一看,顿觉一片光明,什么东西都看得清楚了。他见面前果然站着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正笑吟吟地看着他点头呢。
年轻人好开心啊,连忙从石头上站起身来,将葫芦递还道长,然后双手抱拳一揖到地,口中说:“多谢恩人相助!”黄初平哈哈一笑,说:“后生家,你我有缘,日后若是相会,你必在外地为官了。”说过,只一阵清风,道人忽然不见了。
从此以后,这位读书人顿觉眼力倍增,脑子记性也特别好,读书看字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几番考试,回回得中,若干年后,果然被派到外地做官。
又是一天下午,他微服下乡体察民情,穿行在街市行人中。正走着,忽觉有人在他背上轻轻拍了两下。他回头一看,是一个仙风道骨,身穿道袍的人,这道人用金华方言问他:“你还认得我吗?还记得那年在金华官道边给你医治眼睛的人吗?”这当官的一听,即刻忆起当年的事来,忙道:“恩人,你就是金华山赤松大仙黄初平吧?”黄初平点了点头。于是一个凡人和一个仙人两者谈得十分亲热。黄初平对他讲了许多当官应为民着想的道理。这当官的果然铭记大仙的嘱咐,在任上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根据石夫提供线索整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