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正文

武义综合种养模式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2022-05-19 09:40:15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徐枫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18日消息  记者 章陈波 武义县融媒体中心 应佳丽


  “我这是第一次养泥鳅,打算先试养15亩,每亩投放200斤左右。”5月正是投放泥鳅苗的好时节。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江下村的省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里,农户钟新龙正将一桶桶泥鳅苗投放到莲田中。

  “到了12月收获期,泥鳅的重量将增加3倍左右,利润是很可观的。”虽说以前从未养过泥鳅,但钟新龙对莲田泥鳅套养模式信心满满。

  钟新龙的底气缘何而来?这得益于武义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

  宣莲是武义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获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证明商标,近年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亩以上。但是由于连年种植,连作障碍严重,宣莲产量质量大幅下降,莲农损失惨重,这其中也包括江下村。

  三年前,在省农科院和武义县科技局支持下,柳城畲族镇江下、全塘口等村建立了莲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由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许松负责技术指导。“这个地方环境好,水质和土质都很好,条件上来讲是得天独厚的,适合生态循环的模式。所以当时我们选择了莲渔多营养层级套养技术,田里投放高价值的中华鳖,同时配套还放养了一定比例的草鱼、花鲢、白鲢和鲫鱼,起到除草、净化水质、生物防治宣莲病虫害的作用。”郑许松说。

  一水两用的莲渔有机生产方式,不仅养出高品质的有机甲鱼,还解决了困扰莲农多年的莲根结线虫引起的莲瘟病,为宣莲的产业提升和绿色发展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如今,第一批中华鳖迎来收获期,市场价在每只450元左右。与中华鳖相比,泥鳅的市场需求量更大,消费者群体更广,加上泥鳅生命力较强,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低,非常适合在宣莲田这类浅水水体里养殖。钟新龙兴奋地表示,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实践,掌握了莲渔生态高效综合种养的技术,对养殖甲鱼之外的水产就心里有底了。

  莲渔综合种养是实现宣莲产业升级、共同富裕的一个抓手。据了解,通过综合种养,每亩宣莲经济效益可以增收约10000元。新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方向,今年,武义还将建立宣莲—泥鳅—黄鳝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探索更多种养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眼下,莲田里欢腾的泥鳅,正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