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金华文旅   正文

【共同富裕文旅图景⑪金华市】焕发“双星争华”气质 谱写文旅共富新篇

2022-06-06 15:20:1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王健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22日消息 本版文字 夏斌婷 孙媛媛 汪欣




编者按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富裕。在金华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市文旅系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奋进拼搏,描绘共同富裕文旅新图景。

  在实现精神富有和物质富裕征程上,我们探索形成了一批中国气派、浙江韵味、八婺特色的建设成果。市县两级文旅部门统筹联动,与金报集团联合推出“共同富裕文旅图景”主题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整合梳理全市文旅系统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亮点案例,全面展示金华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展现文旅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魅力,邀请市民游客感受“浙江之心 双星争华”城市气质,更好地展示共同富裕的文旅作为和文旅担当。


  婺州古城 洪兵/摄


  “浙江之心·水墨金华”,高度概括了金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内涵。

  “双星争华 示范争先”,是所有为金华发展奋力拼搏者的鲜艳底色,生动诠释了金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给绵延万年文明的八婺大地,赋予更深沉、厚重、持久的力量。

  金华素有“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这里有改写中国长江下游史前文明史的“万年上山文化”;这里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1000多位上史人物;这里有传承千年的金华火腿,有风华绝代的婺剧,有“东方好莱坞”横店影视城……创业创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早已融入金华人血脉,历久弥新。


  上山稻田


  上山博物馆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也是金华在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市加快打造“三地三中心”(高质量文化供给地、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和高水平文旅融合地,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浙江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中心、长三角重要文旅中心),深挖历史文脉,推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以持续输出“上山文化”“横店影视城”“浙婺”等城市IP,力争在共同富裕先行探路中走前列当示范,描绘出可游可触可感的共富画卷。



追根溯源 解码三大基因



  上山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万年前,上山先民偃仰天地,躬耕阡陌,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和彩陶。日前,备受瞩目的浙江省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在浦江正式启动。

  上山申遗成功  洪兵/摄


  万年上山,稻作之源。上山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揭开了新石器时代的一角,铸就金华悠久历史文明的底气。加快“浙中考古基地”建设,金华以推动“上山文化”申遗为目标,继续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效提升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水平。

  金华文化弦歌不绝,藏珍纳景,激波扬涛,蔚为大观。

  千年前,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成为浙学的重要思想源头。越深入挖掘,金华的人文积淀和文化自信愈显深厚。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丽泽书院重建项目,几经论证,数易其稿,正在快马加鞭推进中。整理编纂一批重要文献,高规格举办金华学派国际学术论坛,全面研究金华学派的历史形成、思想内涵和当代建构,亦在紧锣密鼓进行时。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百年前,一部光辉的宣言点燃革命火种,金华青年冲出盆地,站上时代潮头,发出时代先声。一句“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让无数仁人志士汲取信仰之源,赓续红色根脉,增强奋斗精神,坚定争先意志。传承红色基因,用活红色资源,金华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为地标,建设烽火之路、真理之路、先行之路、幸福之路红色文化长廊,孕育出婺剧现代戏《信仰的味道》等一批群星璀璨的文艺精品。

  稻作之源、浙学之源、信仰之源,奠定了独特的金华基因,彰显金华人的精神源泉和发展底蕴,闪耀金华城市魅力。


转型升级 解锁共富密钥



  源头之力熔铸于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与经济发展交融贯通、相得益彰,推动金华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金华文旅在扛起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模式多元,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了系列文旅样板。


  金华“文旅共富榜”发布


  5月20日,“一起跨越·八婺争先”2022金华文旅惠民服务季暨“文旅共富榜”发布活动在磐安花溪村举行。会上发布了全省首个“文旅共富榜”,我市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等18家单位上榜。


  熊猫猪猪两头乌项目

  兰溪诸葛八卦村

  磐安花溪景区


  婺城区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开发以两头乌为品牌IP的系列文创、食品及大健康产品,精心打造具有婺城辨识度的高品位农旅项目,振兴金华两头乌产业,并组建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共同富裕联盟,推进都市农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兰溪市诸葛村致力古村落保护开发,激发文创共富新动能;山区县磐安全面推进花溪景区和花溪村的“微改造、精提升”,实现了村助景兴、景助村富、景村共富,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位于东阳的横店影视城,20多年来坚持“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发展思路,升级全产业链战略布局,走出一条以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发展之路,累计接待剧组3600多个,接待游客超1.8亿人次,国内三分之二的影视作品出自于此……一个个鲜活的具有金华辨识度、浙江影响力的文旅共富优秀案例、先进经验展现在眼前。

  特色景区发展突飞猛进,景区周边的乡镇怎样发挥溢出效应,全市在协同发展上又如何破题?

  “文旅产业发展需要资源整合、全面统筹、全盘谋划,各县市不能有一个掉队。”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华正以横店沉浸式影视体验旅游度假区、浦江上山文旅康养综合体、双龙三教融合文化旅游体验区、古子城旅游休闲街区为重点,实施了一批具有牵引性的重大项目,高质量培育10张文化和旅游“金名片”、10个文化和旅游IP,通过文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发展新空间。


  武义开茶节  朱翠/摄

  共建、共融、共享,金华因地制宜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山区县武义、磐安立足生态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文旅产业;国企助力赋能,打造“国资+集体+农户”结对模式,在义乌、浦江、武义等多地深度参与共富建设;创新运营理念,以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为样本的集团化运作模式,激发潜在活力,打造共富新样本。目前,8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县,数量居全省第一。7个县(市)连续3年均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6个县(市)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云雾大仙宫  洪兵/摄


  磐安炼火


  “4·15”疫情以后,金华文旅拉高标杆、放大格局,擂响奋进战鼓,作为率先复工复产的行业,集体亮相党报,踩节点推惠民政策,亮点频频,新招连发。文旅行业奋力拼搏的态势跃然纸上,焕然一新。



传承复兴 丰富文化图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文旅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离不开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金华文化标识愈加鲜明,人文之美耀眼绽放。

  婺剧之花,花开正盛!浙婺以多年来的艰苦实践与丰硕成果为全国戏剧院团树立了榜样,用真涵养、高水准、实才干发光发亮,出人出戏出效益,充分彰显戏剧艺术与戏剧人的真正价值,打造出令人瞩目的国有戏曲院团持续发展“浙婺样本”,成为享誉戏剧界的“浙婺现象”、蜚声全国的浙江文化金名片。


  梅花奖得主



  今年,第三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第十五届浙江省戏剧节等将陆续在金华开展,汇聚人气的同时,将持续打响金华文化品牌,“中国戏曲之都”呼之欲出。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孕育着金华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土壤。全市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6个,仅次于杭州,省级项目116个,居全省第三。2020年以来,金华文旅部门统筹规划,将单一的展演展示活动打造成集“会、赛、展、戏、课”等为一体的“婺风遗韵”品牌活动,共开展活动269场,线下线上累计观看(参与)达1138多万人次。


  “婺风遗韵”之明月书场


  以活动促品牌,以品牌强活动,“活”起来的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文旅,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多元。

  婺学文化、智者文化、诗歌文化、影视文化、五金文化、温泉文化、书画文化……立足八婺,金华文旅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加强各县市文化走亲和文化交流,用八婺文化符号传递中华文化,涵养城市人文气质,以此提升民众对金华各地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形成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建设共谋、文化成果共赢的格局,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金华成为面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引领地。

  抽象的文化符号以具体工程项目来呈现,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将让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离我们越来越近。实施“双星争华”文化引领行动,金华推进基因解码、解析入理、文艺滋养、形象塑造、传扬践行等五大工程,多途径丰富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文化图景。


与时俱进赋能品质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华通过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城乡10分钟阅读圈”,日渐丰盈着老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家门口就能享受精彩生活,是很多金华人的心声。“我们一直在探索以什么样的形式让大家更好地享受生活,良好的阅读环境、便捷的阅读路径就是其中一环。”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金华创新提出“1+2+N+e”阅读服务机制,通过推动基层站点的打造,全面延伸文化服务的边界,实现区域协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有效打造阅读服务金华样板,让全民阅读触手可及。


  婺江新村的悦读吧  洪兵/摄


  城市的本质,在于“诗意般地栖居”。心存“诗意”,何必“远方”,身边就是美丽风光。今年,金华文旅特别推出了“金华人游金华”组团补贴、总金额高达440万元的文旅困难企业补助等惠民政策;全域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六万工程”“五送五进”“文化进万家”等活动,继续办好“欢乐金华”百姓文化节、全民阅读节等群众文化活动;打造“金华有戏”“金华有味”“金华有艺”三大品牌,全力支持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举办,加大对口支援地区扶贫合作,深化中非文化交流活动等,推动金华文旅影响力持续扩大。

  品质生活涉及方方面面。金华将聚焦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着重突出“幸福指数”牵引、数字赋能、现代化提升、全民化供给,实施文化服务提质工程,建设一批时代文化地标,创作一批高峰文艺精品,供给一批品质惠民项目,使生活品质再上台阶。

  先行先试,金华文旅部门还聚焦数字文化系统建设,迭代升级一系列数智应用,围绕“1+4+N”打造文旅智慧平台,对接“城市大脑”建设,深化智慧旅游服务,推动数字化在文旅监管、文旅消费和文旅生活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新蓝图已然绘就,新征程正在路上。金华将进一步激活流淌万年的“源头基因”,焕发“双星争华”气质,向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市、谱写千年古城复兴新篇章、推进“三地三中心”建设奋力前行。



  (本版图片和视频由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