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金华文旅   正文

【共同富裕文旅图景⑥武义】青山绿水间 风物绘共富

2022-06-06 15:23:12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唐伯余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14日消息  俞晓赟



编者按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富裕。在金华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市文旅系统在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奋进拼搏,描绘共同富裕文旅新图景。

   值此第12个“5·19”中国旅游日、“5·20”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来临之际,市县两级文旅部门统筹联动,与金报集团联合推出“共同富裕文旅图景”主题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整合梳理全市文旅系统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亮点案例,全面展示金华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展现文旅推动精神富足、物质富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魅力,邀请市民游客感受“浙江之心 双星争华”城市气质,更好地展示共同富裕的文旅作为和文旅担当。


  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印记,每个地域都有自己专属的人文符号。

  武义,亦如是。

  这里有高度,浙中第一高峰牛头山海拔1560米,一呼一吸间读懂人与自然风光的和谐共生;这里有温度,地下温泉42℃,雾霭蒸腾中洗尽一天的疲惫;这里有深度,千百年前,孟浩然夜宿武阳江,留下“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的赞叹。

  这是武义1800多年的厚重,既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蓬勃的开放活力,武义正多维度加速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用心绘出共同富裕新画卷。  

1560米 不只是牛头山的高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义的牛头山不矮,是浙中第一高峰,但也因“仙”而闻名于世。相传,牛头山是老子坐骑青牛所化,因此得名。后来,唐代道教天师叶法善在此采药,牛头山的仙气又多了几分。


牛头山

  

  牛头山的仙气不止于神话传说。当你走进牛头山,浓荫华盖的奇树异木,雄奇绝险的峡谷断崖,一尘不染的生态环境,深吸一口便是清新的空气,极目远眺处便是云烟雾霭,这不是仙境又是什么?

  牛头山出尘的美景得益于武义人对自然的崇拜。远在唐代,天师峰上,叶法善问道太宇,读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近在上世纪90年代,武义县启动下山脱贫工程,下山一个村,保护一片林,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大家靠山吃山,以卖木材、卖木炭为生,生活简单,收入也不高。”西联乡景阳村的苏燕红说起下山脱贫就眉飞色舞,“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几乎家家都有汽车,以前连自行车都没有几辆。”


寿仙谷

  

  走过短短10多年的景区开发历程,牛头山屡屡刷新武义旅游数据和荣誉,它是武义首个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的景区,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后,又锁定了武义县首个国家5A级景区创建目标。

  武义的高度在牛头山,但武义的终点不只在牛头山。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以来,武义旅游在青山绿水的见证下破蛹成蝶,随着“来武义,我养你”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一心两核三大目标”格局的构建,一大批武义父老乡亲将因旅游而就业、因旅游而致富……  

42℃  不只是地下温泉的温度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温度。武义,应该是多少度呢?

  有人说,17℃,这是武义常年平均气温。也有人说,36℃,这是武义人对生活的热爱度。在武义璟园汤温泉馆,总经理陈巧珠说,42℃,是武义地下温泉的温度。


武义璟园汤温泉馆

  

  作为国土资源部命名的浙江省首个、迄今唯一的“中国温泉之城”,温泉一直是武义旅游的主打品牌,每年有数百万人次来到武义,只为在雾霭蒸腾中洗尽一天的疲惫。仅武义温泉小镇的清水湾旅游度假区、璟园汤温泉馆、阳光温泉浴吧,2021年旅游人次累计达到98.8万,实现年收入6855.5万元。


武义璟园汤温泉馆

  

  一年四季,除了正常的泡温泉项目,温泉企业还开展跨界互动,联合农场、烧烤、景区推出“温泉+采摘”“温泉+烧烤”“温泉+运动”“温泉+食药”等“温泉+”套餐。通过套餐的形式,温泉企业进一步丰富了温泉服务项目,应对了游客淡季,还帮助农户以及其他旅游业态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武义旅游做足“温泉+”文章,以温泉水的“热度”带火其他产业,实现互惠共赢。在温泉小镇溪里村,“绿谷汤乡 时光溪里”村宿联盟是其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个联盟成立于去年,民宿全由村民改造自建房而成。依靠“离温泉景区近、价格亲民、房间温馨”的优势,村民也从温泉产业中分了一杯羹。光阴慢民宿负责人段笑美听说村里要办民宿联盟,毫不犹豫就加入了。“武义温泉一直很火,三期温泉项目即将完工,大家抱团发展,何乐而不为呢?”段笑美说。


武义唐风温泉度假村

  

  武义的温度,不仅是温泉的温度,是民宿产业的热度,还是村民幸福指数。在武义璟园汤温泉馆,大部分员工都是周边村落的村民。过去,他们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收入普遍不高。因为火热的温泉,他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变,每天上午在家,下午才去温泉馆上班。公司不仅包饭,还给他们交上了五险。因为温泉,生活越过越幸福。  

800年 不只是武义的深度

  让武义人津津乐道的,远不止这一山一水。

  历史是眷顾武义的。

  南宋徐谓礼文书沉睡了近800年,因偶然的机缘惊艳面世,展示了宋人徐谓礼30年仕宦履历以及南宋风情。


徐谓礼文书

   

  作为宋韵文化的代表,南宋徐谓礼文书一直备受关注。如何让徐谓礼文书流动起来、传承下去?2019年下半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著名导演、编剧徐化雨开始创作以“徐谓礼文书”为题材的电视剧剧本。

  同时,央视“一线”“探索发现”等栏目组到武义拍摄专题纪录片《国宝失窃案》《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徐谓礼文书登上马未都主讲的《国宝100》栏目;徐谓礼文书赴南京博物院参加“宋代思想文化展”;徐谓礼卡通短视频、徐谓礼文书限量版仿制品手卷、徐谓礼卡通人物形象等数十种文博创意产品上线。徐谓礼文书正走出武义、走出浙江、走向全国……

  历经800年风雨,熟溪桥依然横跨在武义母亲河上。熟溪桥始建于1207年,徐谓礼出生于1202年。不妨大胆想象,徐谓礼每次回乡时,是否都会到儿时的熟溪桥上走走、坐坐、吟诵诗词?那将是一个多么诗意的画面。


熟溪桥

  

  熟溪无声见证武义悠悠历史,而武义博物馆则把一个个历史故事誊写出来。所以,我们看到明招山引来了东晋镇南将军阮孚和南宋名儒吕祖谦,魏晋“竹林七贤”高雅之风在这里延续,“明招文化”在这里开创;我们看到孟浩然夜宿武阳江,留下“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的赞叹;我们看到婺州窑上奇崛生动的生活场景,探寻着古人生活;我们还看到武义名人辈出,新文化运动先驱、湖畔诗人潘漠华,经济学家千家驹,工笔重彩画家潘絜兹……


武义博物馆

  

  在武义,还有不少特色博物馆。近年来,武义县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依托县内丰富的文化遗产,扶持创建100家特色博物馆(展览馆)。目前,武义已成功创建植物标本馆、草编博物馆等106家特色博物馆。在这些特色博物馆里,不仅可以听戏曲、赏民俗、体验非遗魅力,还可以品尝武义特色美食。  

300公里/小时 不只是赛车的速度

  一个有运动活力的城市才有魅力。

  对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武义来说,老态龙钟不是它的标签。这是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散发着能量,彰显着魅力,孕育着潜力,时时刻刻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大斗山飞行营地

  

  2公里/小时,是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神牛谷,漂流船顺山势而下千回百转的速度。

  120公里/小时,是大斗山飞行营地,动力三角翼在数百米高空的巡航速度。

  300公里/小时,是三美赛车场F3级别赛车道,方程式赛车划破空气的最高时速。

  作为全省唯一具有五项户外运动基地的县级城市,武义近年来不断谋划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产业培育,先后推出航空体验、低空旅游、汽摩赛事、山地滑雪、电动冲浪……让游客飞天遁地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花田美地

  

  体育项目精彩纷呈,体育经济同样风生水起。近年来,“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制造业”在武义快速发展。2021年,武义县拥有省体育产业入库企业842家,其中规上企业101家,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5.1%,远超全省1.3%平均值。

  武义的速度,更是新农村快速发展的速度。


坛头村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履坦镇坛头村,近几年飞速变化,一年一个模样。10年前,村边的湿地还是一片“臭河滩”,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一座座倒塌……

  2014年,坛头村通过村集体整体开发明清古建筑,修复生态环境,“臭河滩”有了“绿水青山白鹭归”的精致,破败不堪的古民居成了精品民宿、文创产业、特色餐厅、创业奶茶店等。田庐文创园负责人徐成斌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历史底蕴,才在这里修建了田庐文创园。非遗传承人陈金生在坛头烧制婺州窑,还开办了婺州窑体验式场所——婺州窑·窑界美学空间,吸引了诸多爱好者。


梁家山村


  同样快速蝶变的还有柳城畲族镇梁家山村。这个坐落在仙鹤山的山村,交通条件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唯一值得乐道的是自明代后期形成的古民居。2015年,梁家山村对村庄进行原味改造。古民居被用来租赁开发民宿,就连破旧不堪的牛栏屋也得到了利用。柳城畲族镇梁家山民宿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全省共3家,系金华唯一。梁家山的发展环境,也让村民们不必再舍近求远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即可就业。

  与梁家山的幸福相呼应的,是武义蓬勃向上的文旅发展势头。当前,武义县文广旅体局正以绿色为纸,以风物为色,以文旅融合为笔,用心绘出了一幅幅共富新画卷。画卷舒展,青山绿水。放眼未来,满怀期待!

  (图片和视频由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