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金华文旅   正文

【共同富裕文旅图景③义乌】“文旅体”三线开花,赋能城乡经济发展 义乌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板

2022-06-06 15:36:3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王健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10日消息  夏斌婷



  
 编者按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富裕。在金华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市文旅系统在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奋进拼搏,描绘共同富裕文旅新图景。

  值此第12个“5·19”中国旅游日、“5·20”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来临之际,市县两级文旅部门统筹联动,与金报集团联合推出“共同富裕文旅图景”主题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整合梳理全市文旅系统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亮点案例,全面展示金华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展现文旅推动精神富足、物质富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魅力,邀请市民游客感受“浙江之心 双星争华”城市气质,更好地展示共同富裕的文旅作为和文旅担当。

  假期去哪儿玩?来义乌!美景美食、古镇风情、特色乡村、文化探秘、健身美体……不用走远,家门口就有诸多选择,让你“义游味尽”。


  

  这些年,义乌已不再满足于文旅+赋能,转而开拓“文旅体”三维融合之路,三线开花,探索、建设更多更亮丽的共同富裕义乌样板。


伏虎桥

鸡鸣阁


“义乌购 微度假”
——打造乡村旅游2.0版

  陈氏宗祠、谦受堂、十四间……古建筑的魅力,从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往往越积越深厚。影视剧拍摄地、热门旅游地、传统教育示范地……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多年的古村落建设,赋予缸窑多重文化标签。作为义乌市较早一批开发起来的传统村落,缸窑早已摆脱了横亘在其他诸多古村落前的桎梏和困惑,沿着一条由各路专家学者、村民干部等群策群力后而规划出的蓝图,大踏步向前发展。


  

  

  这些年,缸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联合恒风集团打造蹦蹦云、丛林穿越、酷跑卡丁车、全地形车越野、萌宠乐园等多个项目。同时,缸窑村还集教育、养老、医疗、警务、救助、旅游、文化、农业八大场景,倾力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板,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经过持续发展,如今的缸窑村,在不到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散落着新窑、老窑、古陶陈列馆、陶艺大师工坊和体验中心、乡村图书馆、陶然里茶馆等各式体验空间,已形成了具有较高美誉度的乡村度假综合体。

  “这是我们‘微改造、精提升’工作的成果。”该村党支部书记陈跃俊说,他们一直用“抬头志在万里、低头绣花功夫”的精气神不断对本村精打细磨,希望这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种文化,既保留历史的厚重,也沾染时代的鲜活。


佛堂老街

  这样的特色村庄,义乌还有很多。近年来,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通过全省首个全域旅游空间规划,提升义乌旅游资源能级,依托乡村“义乌购 微度假”,与中国探险家协会、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动对接,跳出文旅看文旅,放眼文旅+开发,按照产业思维植入业态,打造出众多乡村旅游的2.0版。


   

  作为原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首个“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义乌已先后成功创建了省全域旅游示范市、省4A级景区城,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6家(其中,义乌国际商贸城为国家4A级购物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家、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2家、省3A级景区村庄12个、省4A级景区镇街8个,省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达60%,景区镇街覆盖率达93%。


“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
——让少年儿童“减负”不“减质”

  文旅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可由此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那精神共富又当如何作为?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义乌市启动民生实事“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项目,吸纳社会力量面向该市少年儿童、农民工子女定期组织爱上阅读、艺术曲艺、非遗手作等系列课程及“阳光少年”体育活动,让少年儿童在沐浴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减负”不“减质”,健康快乐成长。


  

  为此,义乌市文广旅体局在2021年2月初下发了《2021年民生实事策划方案》,加速推进“增加文化供给”民生实事落地。据统计,公益课堂自202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227个班级,授课1485次,服务人次3万余人,得到广大学员及家长的好评。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创新精准对接的供需机制,开设了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三季。讲师团目前达到100余人,由文化专家、教育名师、文艺名师、非遗传承人、专业教练等组成,均是志愿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且师资共享,能正确引导学生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氛围中培养兴趣爱好,学习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不仅涵盖古典诗词鉴赏、戏曲、书法、国画、乐器、声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艺术课程,还有手工、剪纸、黏土、少儿科学实验、抖空竹、乒乓球、篮球、击剑等手工及体育类活动,由各镇街根据地域特色提出课程需求,义乌市文广旅体局统筹安排,把“看什么、学什么”的权利交给群众,把优秀文化的力量根植进少年儿童心中。


  

  参加过多次活动的“涛涛”小朋友说,“公益课堂能学到很多新东西,交到很多新朋友,假期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了”。家长陈女士说,“假期空闲时间带两个女儿体验了她们非常喜欢的舞蹈课,又去上了篮球课,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公益课堂楼老师则表示,“利用课余时间向孩子们传授传统文化,感觉很有意义,尤其是课程全部结束后的成果展,展出了100多件孩子们在上课期间完成的作品,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值得一提的是,“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推动城乡统筹,保证“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本地居民子女和外来建设者子女共同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其授课地点遍布义乌市文化馆、图书馆和14个镇(街道),采用定点、定时的方式,方便区域范围内市民,为百姓送上“最后一公里”的文化大餐。同时,积极践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保障外来建设者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享有市民待遇。除了外来建设者子女同样可以参与公益课堂,还特别在企业园区设置两个专场课程,方便外来建设者子女参与学习,累计服务110人次。“暑期小孩子放假了,难得有个团聚的时间,可是白天我们都比较忙,让小孩子一个人在家也不放心,这个‘花开四季’的课外公益课堂解决了我的心头事啊!”外来务工人员蒋女士说。


  

义乌文化广场剧院

  最近因疫情防控需要,公益课堂暂停了,许多市民纷纷来电咨询后续开课情况,表示要第一时间抢课。


图书线上一键借阅
——数字化改革应用良多

  你的图书馆借阅是如何进行的?在义乌,14个镇街都建成了图书分馆,还有一批非常有特色的悦读吧,让你畅游图书的海洋。现在,除了传统的到店借阅,还有了全新的线上方式。


  

  打开“浙里办”,定位“义乌市”搜索“图书一键借阅”,点击进入后搜索书名查找书籍加入书车,或者可以通过榜单推荐直接点击喜欢的书籍加入书车,提交订单,支付3元邮费即可实现新书送上门,并不定期开展免邮活动,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近日,“图书一键借阅”再升级,还书可到义乌市图书馆总馆、分馆、悦读吧等共186个点位,大大提高方便性。

  图书馆创新开发“图书馆+书店+软件+物流”的线上一键借阅平台,于去年8月12日上线“浙里办”,率先在全省通过“浙里办”同时推出馆藏图书及书店新书线上借阅。所有在义人士均可免费实现“一键借阅”,非义乌籍人士在线上自助注册成为读者后,可享有跟义乌市民同等的借阅权限。应用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6.5万余人次,借还图书5600余册。


  

  “通过数字化改革,我们以读者选借的采购模式作为公共图书馆文献采购的辅助方式,提高财政资金有效服务市民,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顺应需求,有力促进文化惠民、城乡融合及共同富裕。”义乌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为方便市民就近借书,便利借书,让书卷气、书香味飘满全城,义乌市从线上图书借阅和线下场馆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目前,除总馆外,建有15个分馆、170个村(社区)悦读吧(主题馆),阅读场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约是全省平均值的3倍,所有在义人员可凭身份证、市民卡(外籍人员凭商友卡)、电子社保卡及芝麻信用免费借阅。


  

  值得一提的是,义乌还聚焦本土特色,开辟特色“馆中馆”。比如占地380余平方米的义乌籍人士著作陈列馆,收集陈列600多名义乌籍人士撰写的5000余册(件)图书,打造义乌本土文化宝库,见证义乌历史和文化发展,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之一,同时也是义乌市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重要的校外教育基地。2021年,陈列馆新增9人28种51册,累计618人3098种5101册。

  同时,义乌出台《义乌市图书分馆与悦读吧星级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1+15+X”公共图书馆三级服务体系规范化运营机制及评价体系,为实现“15分钟阅读圈”,助推精神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的阵地基础。

  当然,数字化改革与应用并不止于图书馆。义乌的“旅游大脑+智慧旅游”落地未来社区应用、“网吧智慧管理一件事”两个重点项目被列入省级系统试点项目,已上线测试。包含“图书一键借阅”和“找公厕”“公共文化场馆预约”的三个关键小事应用被列入省级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均已上线应用。


义乌大剧院规划图

  另外,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已上线“义乌融荣宾王”公众号,并更名为“邻里游”;线下旅游场景“文旅驿站”已完成玻璃房、大屏安装和VR场景搭建并投入使用;数字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文有所化、体有所健、游有所乐”微门户、数字政府民生服务保障门户建设,开发浙里好玩——义乌品牌馆、“花开四季”公益课堂等场景,均上线测试应用。


婺剧现代戏《义乌高华》剧照
体育强市
——创建义乌样板

  “义乌刚获评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今年又承办省运会赛事,可谓是好事连连。”义乌市文广旅体局体育科科长何强高兴地说,近年来,义乌正努力向体育强市迈进。


  

  义乌是全国武术之乡、足球之城、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市、浙江省运动休闲基地。该市不仅拥有梅湖体育中心“一场两馆”等大型场馆,还有健全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有农村社区健身路径1253条、篮球场地1108个、乒乓球场地463个、羽毛球场地273片、游泳场所50个、学校足球场地106片、社会足球场地38片以及登山步道、健身步道等,体育场地面积达426万平方米(人均2.3平方米)。


义乌梅湖体育中心

  “早前大型场馆不多,大型赛事和活动基本在梅湖体育中心举办,如女足四国赛、浙超联赛、群星演唱会、《同一首歌》等。”何强说,这几年,随着义乌加大体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场馆建设、赛事打造、体育人才培育等工作都有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义乌年均引进高水平赛事超50场,义乌国际电子竞技大赛连续3年入选省品牌赛事名录库,义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金牌赛事。在去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义乌市运动员李嘉豪获男子足球U20组冠军,女子丙组获2021年浙江省青少年足球冠军,义乌武术队参加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一,义乌乐健足球队在浙超足球联赛连战连捷,现积分排名第一,提前锁定2022年晋级名额……

  今年,该市又将承办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4个项目的比赛任务,通过体育赛事活动,宣传义乌、展示义乌、推广义乌。这些赛事和活动也将为当地带来巨大的人流量,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带动相关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发展。

  (图片和视频由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