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 10:39:58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7日消息 记者 姚艳霞 通讯员 杜学贵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兰溪老农唐家昌,有个身份让人想不到——他是兰溪墙头画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唐家昌今年82岁,兰溪市上华街道唐家村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起初全靠自学。1958年,他根据一位老师的剧本画了一本30多页的连环画,取名《牧童上大学》。这本连环画被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并予以出版。唐家昌因此被推荐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修班,得到名师指导。“这个专修班是两年制的,我读了一年之后,就转到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想着这样可以多学几年。”遗憾的是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唐家昌在杭州的求学生涯只持续了三年。
回到兰溪老家,唐家昌选择安心做个农民。作为家中的老大,他挑起生活重担,埋头挣工分。“后来还是有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也有就业的机会,但我考虑到家中的困难,都放弃了。”在田间劳作之余,唐家昌始终保持着对画画的兴趣。农闲时间,他用握锄头的手拿起画笔,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唐家昌画墙头画正是始于那个年代。“最早的时候,我给人民公社画宣传画。”方圆几公里,都能看到他画的墙头画。一手画技让他名声在外。后来,一些造了新房子的村民,还有农家乐饭店经营者,也会请他在墙上画画。这时他画的主要是吉祥的图案,比如“中洲渔歌”“兰花飘香”“八仙过海”等。不同的内容,他都信手拈来。2013年,他还应邀为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柳塘章村的畲族文化礼堂画了一系列的畲族祖图。
有时,唐家昌还被请去画太公画。太公画也是非遗项目之一,又叫祖宗画,承载着后人的尊敬与怀念。他觉得这样的创作很有意义。
唐家昌平时喜欢画国画。“主要是画起来方便,所需的材料也比较简单,准备好宣纸、毛笔、颜料等就可以了。”根据创作需要,他有时会融合西洋画技法,比如光线、明暗关系的处理等。兴之所至,他也会画水彩画、水粉画。

唐家昌的画作大多跟农村生活有关,比如干农活、丰收场景、农村赶集等。他画过一幅《群牛荟萃》,五六米长的画卷上呈现了140多头姿态各异的牛,让人赞叹不已。为了画这幅画,他花了不少心思,仔细观察村里人养的牛,还有别人画的牛。他说:“前期收集素材、构思很费神。有了腹稿以后,画起来还是快的,大概半个月就完成了。”
后来他去杭州参加同学会,还带上了这幅画,让老同学帮忙提意见。
唐家昌坚持画画数十载,作品屡屡获奖。不过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的画“不成熟”。“我是个农民,虽然喜欢画画,但说到底还是业余选手。”现在,唐家昌依然种着5亩地,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干农活。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挺不错。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