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正文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婺城新型建筑工业化来袭

2022-06-09 18:26:42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韩国平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9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孙武斌 婺城新闻传媒中心 傅伟炎 文/摄


  一块预制混凝土楼板,经过组装模具、安装预埋件、绑扎钢筋、布料浇筑、抹面拉毛等工序后,10多分钟就能成型,再经过6小时养护,就可以起模运至工地吊装——如今,造房子也能像搭积木一样,实现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装配程式化。

  这,不是空穴来风!

  在临江工业园区,一家落户这里仅两年的婺城企业——浙江鹊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鹊巢建科)把这件新鲜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型建筑工业化,就是按照‘把现场搬到工厂、把现场变成工厂’的思路,提高建设施工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顺应生态环保节能导向,在城市更新的机遇中大有可为。”一直在杭州打拼的莫国伟商业嗅觉敏锐,多方考察后选择在婺城投资兴业,进军建筑工业化领域。

  经过两年努力,总投资3亿余元的“鹊巢建科”于2021年建成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近9000万元,成为浙中地区产能大、技术实力雄厚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之一。  


拒绝“扰民作业” 更经济更环保

  预制叠合板、预制墙板、预制梁板、预制楼梯、预制飘窗、预制阳台……走进“鹊巢建科”位于临江工业园区的露天堆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造型各异的新型混凝土构件产品。

  “这都是用来造房子的‘零部件’。”该公司总经理莫国伟指着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混凝土构件说,“如果说,过去的房子是混凝土浇筑起来的,现在有了我们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造房子更像是搭积木。”

  莫国伟说,“鹊巢建科”最擅长的事,就是把原来建筑工地里高噪声、高污染的“扰民作业”搬入工厂车间。“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构件预先在车间生产出来,经过十多道工序并严格检测合格后,装车运到建筑工地上,再由吊机起吊安装,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他说。

  生产车间里,布设了自动化叠合楼板和大型固定模台生产线,养护窑、胶砂抗压抗折一体机、拉毛机、布料机、振捣室等一字排开。各式机器设备全速运转,工人们忙碌在机台上,按照工序要求紧锣密鼓忙生产。

  在车间的一侧,有一个高约20米的砂石料仓,黄沙、石子、水泥等原材料通过全自动传送带送往搅拌楼,混凝土搅拌的全过程都在密闭空间内完成,基本消除了水体和粉尘污染。

  据了解,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的PC建造技术,即在工厂里预制生产,在现场拼装成一栋整体的建筑。它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RC)的区别在于不同的生产方式,由于PC建造技术采用现场拼接,由此带来了构件和节点的设计方法、施工方式的变化。

  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PC建造技术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节点连接确保PC建筑物具有和RC建筑一样的结构性能,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施工方法,实现工期缩短、污染减少、成本节约和品质效率提升。


产品迭代升级 紧跟市场需求

  自实施《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以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未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鹊巢建科”正合着浙江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节拍。

  投产一年有余,“鹊巢建科”生产预制建筑构件很大一部分销往杭州、诸暨等地,这不禁让人好奇:舍近求远把企业建在婺城,难道就没考虑其中的成本账吗?

  “把工厂建在婺城,是因为看好金华发展,看好城市更新带来的绿色建筑市场的广阔前景。”莫国伟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省内不少城市推广新型建筑工业化多年,如今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而婺城所在的浙中地区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市场空间显然更大。

  “使用预制混凝土建筑构件不仅更环保更经济,更重要的是建起来的房子工期更短、质量更好。”说起PC建造技术的好处,莫国伟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是大势所趋、方兴未艾。和传统的在工地浇注混凝土相比,使用预制的建筑构件能够大大地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和对水、木材等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节省人工,改善工人工作环境,节省后续工期。

  目前,“鹊巢建科”已形成PC预制混凝土构件12.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除了杭州、诸暨等地的建筑企业,已有一批知名房企在婺城的部分房地产项目以及政府投资项目运用了该公司的预制混凝土构建产品,逐渐在金华建筑领域打响了知名度。眼下,该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预计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50%以上。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