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视新闻   正文

看了《梦华录》才发现,咖啡拉花都是中国古人“玩剩下”的→同款点茶,金华也有!

2022-06-15 09:00:44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周悦 俞佳妮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14日消息 记者 吴越悦 文/摄/视频

  最近

  有部叫《梦华录》的剧很好追

  想必不少人都看过

  反正在记者的朋友圈里

  不少人在打卡追这部剧

  6月12日晚

  《梦华录》微博官宣

  该剧上线12天播放量就突破了15亿

  播出尚未过半

  就被网友打出8.8分的超高评分

  这部剧除了男女主养眼之外

  女主赵盼儿秀出的茶艺

  更是惊艳四座

  不少网友通过这部剧

  了解了宋代的“点茶”文化

  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点茶”文化离我们远吗

  我市的“点茶”氛围又如何呢

  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古人饮用的多是茶末,不是煎煮就是冲点


  郑咏恩是金华市茶叶学会的副理事长,也是国家一级茶艺技师和一级评茶师,据她介绍,“点茶”是宋人生活仪式感的极致体现。宋人喝茶有多讲究?光是一套完整的茶器就有12件,不仅要像醒酒一样醒茶,还要像喝咖啡一样,在沫饽上拉花。



  由于“点茶”在宋代流行,民间还兴起了“斗茶”之风,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上市,一些名流雅士,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个人,就开始斗茶,一旦有人斗茶,街坊四邻都会来争相围观,场面堪比现代的球赛。

  好茶的标准是什么?郑咏恩说,除了比一比谁的“拉花”更雪白外,还要比一比谁的“拉花”更细密、更持久。



  郑亚楠是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茶叶技术推广人员,也是金华市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据她介绍,古时,跟我们现在的喝茶习惯不一样。我们现在喝茶,只要用茶叶泡就行,但是古人饮用的多是茶末,不是煎煮就是冲点。

  更为奇特的是,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喝茶,要先用米汤浸泡,然后烘干碾成粉末,有的还要加入葱、姜、枣等调味料,看起来不像是一碗茶,更像是一道汤。



  直到唐朝,茶圣陆羽写了一本《茶经》,才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饮茶方式,饮茶也逐渐成为一项具有浓厚文化意义的风雅之事。到了元明时期,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不再是文人雅士的专属,老百姓也喜欢,耗费时间精力的点茶、煮茶方法,也慢慢消失。尤其是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倡节俭,下令禁止制作高阶茶饼,由此,散茶基本上就一统江湖,大家都开始泡茶喝,使用最多的茶壶,也成为了最重要的茶器。



  沫饽入口柔滑,有点像融化的冰激凌


  在宋代,城中茶坊随处可见,就像今天街角的咖啡店一样。宋人的雅趣,市民能否体验?

  6月14日晚,记者在金华的陆羽茶书院,实现了“点茶”初体验。

  清新淡雅的茶具,古色古香的古琴,以及飘来的淡淡茶香 …… 推开门,眼前的一切,仿佛隔绝了城市的喧嚣,让人慢了下来。



  宋人“点茶”步骤讲究,每道步骤都配备数个专门的茶器,比如炙茶,就是将茶饼取出,放在小火上烤一下。就像喝红酒要醒酒一样,炙茶也是为了“醒茶”。

  碾茶,就是将茶碾成粉末,细筛一遍后,进入点茶的正题——击拂。


  雷琳是国家二级茶艺技师,击拂开始,只见她左手扶住茶盏,右手握住茶筅,前后快速摆动,不一会儿,茶盏中就泛起了白色的沫饽。然后向茶汤中加入沸水,上下搅动茶汤,沫饽逐渐浓稠。



  完成点茶后,她用抹茶膏画了一幅山景。在记者看来,这一步,就像我们现在冲泡咖啡时做出来的奶泡,而且像咖啡上的拉花一样,宋人也可以在这一层漂浮的沫饽上作画,也叫“茶百戏”。

  剧中,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最擅长的就是“茶百戏”,一手绝活亮相,配上神仙姐姐的颜值,堪称惊艳四座。看完剧,不少网友直呼被科普到,“原来拉花我们早就有。”



  郑咏恩说,现在“点茶”跟那时候的宋人其实不太一样,现在作画用的多是抹茶膏,但是宋人好的“点茶”技艺是不借助其他材料的,茶汤经高速击拂,产生大量的沫饽和乳花,水痕和水迹堆积的乳花产生反差,形成各种画面,变幻无穷。



  那“点茶”的味道如何?雷琳点完茶以后,记者喝了一点,沫饽入口柔滑,有点像融化的冰激凌,只是少了甜腻,多了茶叶的清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点茶”技艺让记者跃跃欲试,在雷琳的指导下,记者尝试第一次点茶。一开始因为发力点很难找准,不一会儿,手腕就开始发酸,身体也微微出汗,茶盏中的沫饽却只有一点点。记者平日虽擅长画画,但是在用抹茶膏作画时,却发现力度很难掌控。

  雷琳说, 学习点茶的要领就是找准手腕的发力点,然后不断练习,慢慢锤炼出打沫饽的技艺,好的沫饽也更容易创作出“茶百戏”。



  想要“点茶”,在家就能实现


  如果想在金华体验宋代“点茶”美学,到哪里能实现?

  郑亚楠推荐了几个地方,除了位于古子城的陆羽茶书院,还有金华市好茶缘茶艺培训中心、合群约茶居等。



  6月14日,记者联系了这几个茶室的负责人,他们表示,除了单独的“点茶”体验课之外,他们还专门开设了“点茶”配套课程。

  那繁琐的“点茶”在家里能做吗?

  郑亚楠身边喜爱茶、茶文化的人较多,平常除了在家里泡普通的茶之外,也会和朋友们一起“点茶”。



  要在家“点茶”,首先要配备相关器具,比如汤瓶、茶盏、茶匙、茶筅、茶粉等。“有兴趣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尝试碾磨茶粉,没有条件的可以购买现成的。”

  “这些年,金华这边相关的活动也不算少。”郑亚楠说,比如去年古子城的陆羽茶书院就举办了一次仿宋点茶的比赛,对宣传茶文化,普及“点茶”知识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很多企业举办高端活动也会以欣赏或者体验“点茶”的形式为主。

  其实在最近几年,有关宋朝的古装剧中,“点茶”的戏份也越来越多,《鹤唳华亭》《大宋宫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几部剧中都有所体现。郑亚楠表示,很高兴能看到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剧这种形式传承下来,让更多人知道。



  如今,饮茶也成为了我们身边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闲暇时分,泡一壶清茶,在茶香弥漫中,浮躁的心情好像也慢慢地平静下来,也许我们没有宋朝人那样闲雅的情趣,与精湛的手艺,但是茶早已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饮。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